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平衡——儒家婚姻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02:34

  本文选题:神圣性 + 世俗性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儒家婚姻观认为婚姻具有神圣性,伴随神圣性而来的是婚姻的命定性、道德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婚姻也具有世俗性,主要表现为功能上的功利性和对人的自然情感的尊重。传统儒家婚姻思想力图通过道德实现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平衡,体现出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肯定,对人的自然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尊重。但是,其往往打着"神圣"或"道德"的名义压抑人性,其实现平衡的手段也不符合当代的道德标准。
[Abstract]:The Confucian view on marriage holds that marriage has sacredness,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the nature of life, morality, stability and permanence of marriage, and that marriage is secular in nature, mainly manifested in functional utilitarianism and respect for man's natural feelings.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marriage thought tries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sacredness and secularism through morality, which embodies the dual affirmation of man's natural and social attributes, as well as the respect for man's natural, material and spiritual needs. However, it tends to suppress human nature in the name of "sacred" or "moral", and its means of achieving balance do not conform to contemporary moral standards.
【作者单位】: 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道德信仰的传统善恶报应思想研究”(16BZX089)
【分类号】:B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荣晋;儒家思想与现代儒商[J];石油政工研究;2000年01期

2 葛荣晋;儒家思想与现代儒商[J];石油政工研究;2000年02期

3 李彬;儒家思想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刘新峰;儒家思想的生命情怀[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寇玉芳;;“仁” 儒家思想的精髓[J];中国公证;2003年02期

6 黄钊;论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哲思;“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韩国;2004年04期

8 陈冰;张小伟;;儒家思想对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影响[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9 ;“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人文杂志;2005年01期

10 王子科;儒家思想中的“诚”、“信”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在“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2 信广来;;儒家思想中的纯洁和与沉静(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郭佩惠;;儒家的经济公正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沈海梅;;明代儒家思想在云南传播的主要途径——官学教育[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5 苏庆祥;;系统论在儒家思想中的体现[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杜维明;;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与市民社会[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7 于波;;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科技的近代命运[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熊黎明;;现代经济发展对儒家思想的扬弃[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槐;;社会转型与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10 邵鸿;;儒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爱军;试析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N];吉林日报;2011年

2 史学博士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心理学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翟学伟;儒家思想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N];解放日报;2011年

3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济学教授 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 赵红军;儒家与自由贸易思想[N];东方早报;2012年

4 北京文化学者 叶匡政;儒家也有“幽暗意识”[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中江;儒家“民意论”的真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深圳商报见习记者 苏兵;儒家智慧可指导我们解决难题[N];深圳商报;2013年

7 记者 曹典 段菁菁;各种不同文明儒家都可配套[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陈来;世界意义的儒家[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丁锐;从儒家经典中汲取法治营养[N];人民法院报;2014年

10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家铮;正视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的负作用[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关万维;先秦政治与伦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晨捷;论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风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陆自荣;和谐合理性[D];上海大学;2006年

4 梁振杰;走近原始儒家—战国楚简儒家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6年

6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武宇嫦;礼与俗的演绎[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美玉;关于朝鲜中世时期儒象经典谚解的语言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磊;儒家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娜瑛;韩国儒家孝观念及其实践的变迁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代文文;荀子师道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费瑞博(Robert Fehily);祭如在[D];复旦大学;2014年

5 王燕芸;魏晋人物画赞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静;论儒家思想的保护性内征[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松昱;理论与实践、知与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8 徐舒舒;基于儒家思想的SH银行企业文化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9 宫龙楠;儒家思想传播的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D];鲁东大学;2016年

10 王福娟;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借鉴价值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44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944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