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中“群”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8-12-09 14:11
【摘要】:本文主要就《论语》中的“群”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兴观群怨”之“群”的文艺论层面上,试图阐释出它另外的意义即具体的个人在自我理解这一向普遍性的提升之途中成就想要成就的那个存在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在《论语》的表述中向普遍性的提升之途体现为“趋圣”之途,“圣”也即是想要成就的那个存在,这实质上是种自我完善的可能性,而这一实现过程是在人世和仕世中也就是说在自我与他人和社会这一伦理关系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实现的。谈话,作为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和目的,不仅文本自身的意义得以显现,而且自我理解也在去除不合理的筹划中向其能存在进行新的筹划以成就想要成就的那个存在,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在开放、包容和旨在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等方面,“群”和谈话理论是契合的。其次“群”作为“群”如何可能呢?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是在某种关系中实现的,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如何运行即是“群”作为“群”如何可能的缘由,这个缘由即是“礼”。礼,源于原始巫术,在沟通天、地、人、神关系之际,逐渐扩大为祭祖,祖、神之关系交缠在一起,再后来祖、神的功能集王于一身,基于血缘关系亲疏远亲的原则,形成一套在人的人伦日用中的一系列的规范,这一人伦日用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系列的规范反过来又区分并强化了人的亲疏远近及日常交往伦理。这种意义上的“礼”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其中就表现为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和历史经验的延续性。孔子以复礼作为救世良方,这个意义上的“礼”已经不是历史学家考古意义上的,而是具有了哲学家逻辑意义上的价值重建的意味,是理想性的。理想性和现实性会形成某种纠结,管仲“礼”与“仁”的纠结就是其表现。当礼渐离具体的个人后,仁,就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和通经达变的态度去追寻真正的合乎人心的礼。第三,“群”还具有实践性品格,是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是三种不同的关系和谈话方式。其实,不论是修身,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归是落到修身上来的,都是个人意义和价值的实现问题。另外,在“群”的解释维度上,在《论语》的表述中表面上看来是在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社会目的,而实质是个人存在意义上的——积极地对人世和仕世的参与终归还是为了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实现。至于自我完善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不做具体的界定,只是确定一点,自我在各种关系中的自我理解,,而这种自我理解意在一种对新的、异己的事物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以无穷尽地扩展自己的经验,在扩展经验的过程中自我是在向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即想要成就的那个存在的靠近。那么,自我完善大体而言其实就是自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自我理解,具体的人在这个问题上都会有具体的答案。在研究方法上,用谈话理论,以阐释的方法进行研究,谈话其实质是对异己的事物抱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以尽可能地扩充自我的经验使自我真正地拥有世界,这不仅是自我理解过程中的态度,也是批判自身文化的态度,儒家传统文化只有接受与外来文化、新文化的谈话,在批判和反思,并转化自身的过程中才可能更具活力以走得更长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22.1
本文编号:2369497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宛萍;;为小学生创造自主性发展的实践[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2 李玲;;控诉与重生——论玛姬之死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J];湘南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董华;问天 问地 问足球——感悟世界杯[J];足球世界;1998年14期
4 王炜;陈青;郑小玲;戴佩良;畏冰;范永恒;李金华;金宝承;何明圣;;一九九年名人做什么?[J];英才;1999年01期
5 ;远去的群落[J];人物;2009年08期
6 朱其;;蔡锦:美人蕉叶的红色成长[J];艺术界;2008年04期
7 赵彦宏;;德育工作者的人格感召力[J];文学教育(下);2012年08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媛媛;教师对学习者自主概念的个人意义建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利品;对《论语》中“群”的解释[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69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36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