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先秦儒家仁学向度:情感与理性的二维张力

发布时间:2019-05-18 23:33
【摘要】:先秦儒家仁学情理向度中,孝亲与礼制的理论初衷及价值预设与后世产生的现实后果是一个两两相异的过程。孝作为行仁之本,以家族私谊拓展为社会公德。秦汉之后,儒学自身地位与身份发生变化,地位与身份的转变引起社会影响的变化,使其不自觉流为君主御用统治工具或麻痹百姓的思想武器。礼作为私德只能正己,同时推衍为公德以正人。礼在正己与正人之间难能自洽,同时礼从"自律"向"他律"相异衍化。政治运作恰恰是统治者以自律性正己之礼赋予他律性并拿来正人,后果自然不免使以道德相标榜的政治异化为不道德政治。
[Abstract]:In the rational dimension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 in the pre-Qin Dynasty, the theoretical intention and value presupposition of filial piety and etiquette is a process of pairwise difference with the realistic consequences of later generations. Filial piety as the basis of benevolence, family friendship to expand into social morality. After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status and identity of Confucianism changed, and the change of status and identity caused the change of social influence, which made it unconsciously become the ruling tool of the monarch or the ideological weapon that paralyzed the people. As a private morality, propriety can only correct oneself, and at the same time push it into public morality to correct people. Propriety is difficult to reconcile between the right self and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same time, propriety varies from "self-discipline" to "heteronomy". Political operation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 ruler endows others with the gift of self-discipline and brings justice to others, and the consequences can not help but turn the politics, which is flaunted by morality, into immoral politics.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2017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7ZX004)
【分类号】:B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高歌;论先秦儒家的理性[J];晋阳学刊;2003年01期

2 陈汇;论先秦儒家生死观及其现代价值[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台秀珍,赵志军,李金川;先秦儒家"德政"、"德教"关系论[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4 张瑞雪,李化成;秩序与和谐——论先秦儒家对和谐社会的构想[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付耀霞;;先秦儒家的节俭思想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启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熊申英;罗南石;;先秦儒家“乐治”思想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成云雷;;殷周文化传统与先秦儒家圣人内涵的政治维度[J];史学月刊;2007年10期

8 胡启勇;;先秦儒家法辨正[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姚迎春;;先秦儒家“以乐修身”思想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宋渊渊;;论先秦儒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先秦儒家的消费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英杰;赵东玉;;鸟兽不可与同群——先秦儒家视野中的人兽之别[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燕国材;;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5 李畅友;;先秦儒家人生学说的启示——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周宏;;先秦儒家天人学说中的交互主体思想探析[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周山;;先秦儒家关于道德品性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元良;;先秦儒家的生态哲学智慧[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义禄;;论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周树华;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于民雄 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浅论先秦儒家的和谐观念[N];贵阳日报;2007年

3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4 吉林大学 吴树勤;先秦儒家丧礼的功能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顾红亮;简评《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N];光明日报;2010年

6 关健英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税赋讨论看先秦儒家的民生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章勇;先秦儒家德寿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6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徐文涛;先秦儒家历史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伟伟;先秦儒家知己意识探析[D];郑州大学;2009年

2 王静;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余佳润;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构建的德性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雷力嫣;先秦儒家尊严思想探佚[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马兰兰;论先秦儒家“义利之辩”[D];河北大学;2015年

6 冷文;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灵敏;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转向[D];山东大学;2015年

8 齐琪;荀子礼法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肖虹;先秦儒家行政思想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牛晋倩;先秦儒家为学思想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80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480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