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初 ,梁启超以“新民”学说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 ,形成了他的新民思想。所谓“新民” ,就是提高中国的全民素质 ,造就具有新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新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能力的新人 ,它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课题 ,突出了人的重塑、完善 ,启迪了一代青年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单位】: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
【关键词】: 梁启超 新民思想 国民性 新民德
【分类号】:B25
【正文快照】: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坚持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政治活动家 ,同时又是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对如何拯救、改造中国的问题长期进行着探索。他在《清议报》、《新民丛报》发表了大量的论著 ,特别是从 190 2年开始在《新民丛报》上连载了他的长达 10万余字的《新民说》 ,全面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定,杨昂;还原沈家本:略论沈家本与晚清司法场域之变迁(1901-1911年)[J];政法论坛;2004年01期
2 顾莹惠;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秀清;“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J];现代法学;2001年06期
4 张从容;清末部院之争初探[J];现代法学;2001年06期
5 韩华;梁启超与两次“社会主义”论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孙江;近代中国的"亚洲主义"话语[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张宽信;时务学堂精神及其对张伯良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8 黄岭峻;论清末民初的“定孔教为国教”运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刘景泉;论晚清皇权的终结与民初共和的肇兴[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杨宏雨;1921年:历史的承接与推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耿云志;;关于近代思想史的几个问题[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左玉河;;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识体系之尝试[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4 郑师渠;;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6 宋广波;;丁文江科学思想研究论纲[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7 程郁;张和声;;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蓄妾恶俗的态度及其影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程郁;张和声;;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蓄妾恶俗的态度及其影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杨站军;游移在激进与保守之间[D];上海大学;2007年
3 别琳;保守政党与民初政制:进步党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民党的互动[D];四川大学;2006年
4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小辉;从士绅到知识分子[D];上海大学;2007年
7 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D];中山大学;2006年
8 李志茗;晚清幕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10 刘理想;近现代中医发展中的进化论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发良;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吴庆涛;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宪政思想传播的贡献[D];山东大学;2007年
3 彭建河;梁启超《新民说》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李春波;梁启超政治哲学思想探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王华;黄遵宪外交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刘建兵;试论清末政府的尚武教育改革[D];四川大学;2007年
7 曹双丽;清末资政院的民选议员[D];湘潭大学;2007年
8 乔利民;论域外宪政文化对袁世凯政府立宪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7年
9 祁世远;晚清中国的政治盛典[D];湘潭大学;2007年
10 邵安;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代胜;论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形成[J];中州学刊;1987年05期
2 胡代胜;梁启超《新民说》的文化寻根[J];江汉论坛;1989年02期
3 俞祖华;梁启超新民思想述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4 赵哲;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1期
5 郭驰;;也论梁启超的“流质易变”[J];学术月刊;1992年07期
6 胡维革;梁启超新民思想述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7 ;本刊1993年总目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8 张衍前;近代国家观: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理论基础[J];理论学刊;1995年05期
9 吴乃华;试析戊戌维新思想家的新民观[J];人文杂志;1997年03期
10 朱苏南;梁启超“新民思想”评议[J];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南石;试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岩岩;论晚清“新民思潮”[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熊全慧;新民与新国[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亚娟;近代历史境遇中的梁启超新民思想[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