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发布时间:2019-08-09 14:50
【摘要】: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是中国哲学本身的一部分,这种研究不仅表现为学理上的探究,还表现为对西方哲学的运用,以及中国哲学对其自身历史与原理的解释。按照中西文化交通史的内在节奏,西方哲学的中国化乃至整个西学中国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明清之际(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晚清(19世纪下半叶)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上世纪70年代末迄今。这三个历史阶段之间的中国学术思想和西方哲学本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第一阶段,中西方哲学之间的"交互格义"以互为镜像为结果;第二阶段则是在理解与解释的前提下系统绍介、研究西方哲学,以西方哲学为准绳重新区分、整理、解释中国的传统学术思想,建构学院化的现代中国哲学系统;第三阶段则是走出反向格义阶段,通过对传统中国哲学的重新诠释,构建当代中国哲学。
[Abstract]:The study of Chinese western philosophy is a part of Chinese philosophy itself. This kind of research is not only manifested in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but also in the applica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 explanation of its own history and principle by Chinese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the inherent rhythm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Siniciza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even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whole western learn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rom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the 1970s, and the late 1970s to the presen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ese academic thought and western philosophy itself between these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the "interactive mean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is based on each other as the result, while the second stage is to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the western philosophy, study the western philosophy, take the western philosophy as the criterion, sort out and expla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cademic thought, and construct the academically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system under the premise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third stage is to go out of the reverse stage and construct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through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昌飞;;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借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李广昌;;论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性原则[J];学术研究;2007年07期

3 李晓元;;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主体化向度[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5期

4 李广昌;;“马克思哲学中国化”如何构成中国当代哲学的问题[J];学术研究;2009年05期

5 李广昌;;经验之“是”与先验之“是”的逻辑断裂——马克思哲学中国化历史中的一个问题[J];学术研究;2012年05期

6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及其阐释(专题讨论)[J];学习与探索;2014年03期

7 史巍;;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杨忠文,秦玉峰;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宏观考察[J];求是学刊;1992年05期

9 刘金山;;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恰当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王轲;;走近生活:推进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有效路径——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永剑;;新中国建立前艾思奇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思想发展历程探究[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系 王建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探新[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郑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意蕴[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赫姣;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母兴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规律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4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24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c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