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交往”概念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刚;;语言学转向视域中批判理论的交往转向[J];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2 吴晓明;;马克思的现实观与中国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3 魏小萍;;交往、规范与制度:哈贝马斯与马克思批判指向的比较[J];哲学研究;2014年09期
4 孙民;;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概念[J];哲学研究;2014年06期
5 丰子义;;全球化与文明的发展和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6 张新标;;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及其确立[J];前沿;2014年Z1期
7 马俊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8 李素霞;;世界普遍交往与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兼论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5期
9 李佩环;;论全球化时代文化交往的实现机制[J];长白学刊;2011年03期
10 孙民;;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领悟——读俞吾金教授的《实践与自由》[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晓敏;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D];安徽大学;2014年
2 王婷婷;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探析[D];安徽大学;2011年
3 宋田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东北大学;2008年
4 白永雪;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的比较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9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3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