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觉
发布时间:2019-09-24 03:35
【摘要】: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觉中,他们对建立时代性和民族性兼具的现代新文化的自觉以及关于新文化建设的"中国化"思路的形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时的重要思想文化背景,并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此时,在中国本位文化论战的启示下,在对新启蒙运动的倡导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逐渐认识到,"中国现代新文化"应既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对"如何建立既具时代性又具民族性的中国现代新文化"这一问题的思考中,他们逐渐形成了关于新文化建设的"中国化"的思路:既不顽固守旧,又不盲目崇洋;既兼顾古今中外又强调批判地吸收,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建立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民族性的中国现代新文化。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与文化意义研究”(13BKS013)
【分类号】:B27
本文编号:2540639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与文化意义研究”(13BKS013)
【分类号】:B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米特鲁·吉谢;周琪;;充分利用我们的文化遗产[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3期
2 何云峰;哲学与文化三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3 张凤莲;论文化的发展与人的解放[J];东岳论丛;1990年05期
4 胡潇;;文化是意识的唯一表演[J];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5 汤海艳;;张岱年先生的文化观[J];中国哲学史;2007年01期
6 张明国;“技术一文化”论——一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6期
7 苗伟;;文化优化的人学意蕴[J];前沿;2012年11期
8 王世超;论文化的差异与民族性[J];江淮论坛;1999年06期
9 迟成勇;;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兼论张岱年先生的文化观[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李宝红;梁启超文化观述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永辉;技术的文化底蕴及和谐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0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4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