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经验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0:44
【摘要】:有关经验的反思从古希腊业已开始,那个时候经验还是被作为浮游于哲学系统外围的东西而存在的。而至近代哲学,经验的这种被动局面终于发生了根本转变,英国经验主义的出现为使经验成为哲学思辨下的重要议题奠定了基石。但英国经验主义侧重于陈说经验知识之客观性与实在性的弊端,又为其认识论进程树立了障碍。因此,至休谟这里,经验论已沉入到了一种怀疑主义的谜团中。实用主义承启着经验主义的大旗,作为经验主义的一个代表,它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境遇中,试图对包括英国经验派在内的传统经验观作出一个总体的批判与改造,以此形成一种新的思维路径与解释维度。而在此之中,,作为把经验论推举至一个新的至高点的杜威,对经验的重构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杜威的经验论是一种自然主义意义上的经验论,这种经验观念结合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机理,因而它试图用一种生生不息的、演进性的视野与维度来解说世界。而站在杜威对立面的是传统形而上学所诠释的世界之为绝对实在的传统理念,这种观念通过归纳、分析等抽象手法把世界层层剥离,从一种身体与心灵、思维与广延的二分中建立了一个孤立绝缘的世界全景地图;整个世界已被完成,并在一种理性的守护中达到灵魂的安宁。杜威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在他看来,以经验的维度,生命的机体实际上处于一种与自然的交互性上,这种交互作用一方面是生命机体的生存实情展示,另一方面它又是以经验的历程来表现的。因此,杜威认为,从一种经验的变化与发展上,它反映的是世界在其历程中的变迁与进化,而传统的经验观念要么把经验作为一种偶然的、无关根本的现象反映,要么把它仅作为一种受动性的主观感受,这两种看法实际是泯灭了经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由此它们也把对世界的理解纳入到了一个非现实的主观演绎的内在性中,其结果是自然被分裂为一种相互对立的、静止而抽象的实在了。 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从经验的概念重塑中获得了重大的革新意义,而此种革新是立足于一种科学的经验方法论上展开的。杜威认为,经验从现实意义而言,它的合理性表现为一种事关问题情境之解决的操作方法。这种方法试图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作出推论,进而把理论结果付诸实际的勘察与检验,来换取一种“确定性的寻求”。因此,依此而言,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以实验操作为表现形式的、循序的、渐进的探究方法,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日常实际中破解疑难与困局,以至达成圆满经验的形成。 因此,以经验维度来看,杜威所真正倾心关注的其实是一种人的生存层面的现实议题。经验作为一种被直接系于人的经历、日常实践的存在过程,它客观而普遍地遍及到了社会之整体的生存与交互中;而从一种基础内在层面,经验是人与自然相互交流与互动的载体反映。因此,对于杜威而言,经验实际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性理解维度,理解了经验不是就此找回了归返终极实在的理智路标,相反理解了经验其实也就是理解了人之生存,理解了有机体、生命的存在,以至也理解了自然总体的进化发展的客观状态。在这种意义上经验论从哲学的圈带中走了出来,它与生物学、心理学、物理学等科学达成了一种协同与一致。哲学于是成为了一种吸收、借鉴新的科学理论成果,在不断的丰富自身、调整与改良自身中发展的科学了,它摆脱了传统哲学自我演绎、孤立独存的独断论格局。 尽管杜威从一种全新的经验维度为哲学指明了一种可能的方向与发展路径,但是由于其经验论及其概念是建立在与诸多学科、范畴相结合的前提下的,因而从一种理论证实的明晰性上来看,杜威的经验哲学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而这也成为了他遭后人诟病的一个症结所在。传统形而上学以一种严格自明的前提出发,并借抽象的逻辑演绎与概念分析,最终形成了一个圆形对接的论证系统,而相比之下,杜威的“哲学表达”则显得宽松而缺乏严密性、纯粹性,并且与詹姆斯一样,他常用一些日常用语来作为哲学术语的意义表示,因此这种与传统的严格而精细的论证体系相背离的诠释方式遭到了人们的批判与诋毁。但是,我们所不能否定的是,一种重视现实实效、重视人文关怀的希望与理想正是在杜威这里冉冉升起的,关于经验概念的理解与诠释在杜威这里取得了重大的革新与突破,它为使科学、社会、自然等诸多要素和谐而完整地融入到哲学中来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一点也解释了杜威至今仍受人们关注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712.51
本文编号:2591673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71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林;评析伽达默尔的语言理解游戏[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2 陈亚军;;论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宗教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3 邵强进;黄维;;皮尔士真理观的实践意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袁先来;刘春芳;;爱默生自然意识与社会生态伦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振林;西方道德哲学合理性基础的摧毁与重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6 王振林;;约翰·杜威与民主交往理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7 陆杰荣;论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及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王振林;评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9 王振林;;符号、自我与交往——皮尔士的交往符号学理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振林;;当代交往哲学中的实用主义之声[J];人文杂志;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2591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9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