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梁启超理想人格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13:09
【摘要】:梁启超的一生是深度参与和深刻影响我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一生。为使国家摆脱落后贫穷的状况,他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新民”。如果说政治生涯中的梁启超注重从整体上、自上而下地对国民性进行改造,那么退出政坛、投身教育界的梁启超,则更看重公民个体之理想人格的塑造,期望以此从根本上改善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一战之后的欧洲之行,使他在对西方近代物质主义文明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也从对本国传统思想的再发掘中获得了文化上的自信,这也直接影响到他对“理想人格”的看法。在当时的主流知识分子普遍倾向于全面否定、放弃甚至彻底抛弃既有传统的背景下,梁启超的理想人格理论在充分吸收了西方近代的自由、理性等理论成果的同时,更多地以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墨家和佛教的思想资源作为其理论基础。梁启超将自己的人生哲学称为“人格主义”的人生哲学,认为我国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的儒家哲学,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而儒家哲学正是一种教人“养成人格”的人生哲学。梁启超以孔子“仁”的概念作为理想人格的核心,认为“君子”人格是“仁”这种抽象人格的具体化,将“君子”人格内涵概括为《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引申为“尽性”、“自由”、“乐观”等具有现代性色彩的人生态度;将孔子的“学”作为理想人格的修养途径,认为这种途径不仅包括读书、做学问,更在于“忠”、“恕”一贯的生命和道德实践;以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和“为而不有”精神、墨家的“兼爱”、“交利”等思想、以及佛教的“无我”、“破我执”等理论对理想人格的内涵进行丰富和扩充,并在现代西方心理学用来表示人格的“知、情、意”理论框架下,对我国古代的“仁、智、勇”三达德进行了现代性转化,认为作为一名现代人,不仅应当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还应当具有高尚的趣味、丰富的情感和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梁启超也指出了这种人格的具体培育途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且努力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学校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不应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更要重视实践能力和德性、意志的培养;社会和政府则有义务培养国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最重要的是个人不断的自我验视,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不合理的欲望的约束,避免心为形役。我们可以对梁启超的理想人格思想具有以下认识:第一,梁启超所提倡的是一种以理想人格为内涵的人格主义人生哲学,这种理想人格在“淬厉”我国传统理论资源(儒、释、道、墨)的基础上,“采补”了西方近代的文明成果(科学、自由、民主),是一种兼具中西方文化特色的、中庸的且现代的人格理论。第二,鉴于工具理性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过分发展给西方社会带来的严重弊端,梁启超提出的理想人格更加注重德育,强调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即“情”和“意”的方面,认为“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梁启超的理想人格理论,不仅是对我国先秦以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守护,同时又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中主动吸收了西方文明中的有利因素,对于我国传统的人格或人生价值取向而言,无疑又是一个超越。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2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树欣;;梁启超对孔子人生哲学的阐释[J];孔子研究;2013年01期

2 周树山;;梁启超的人生哲学[J];书屋;2012年05期

3 鲁从阳;;哲学及伦理学视域中的人格概念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伊丽娜;;梁启超“仁”之人生观思想探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方红梅;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后期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高海林,杨芳;试论梁启超晚期的文化观[J];史学月刊;2003年10期

7 王先俊;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J];中国哲学史;1999年02期

8 郑大华;;论“东方文化派”[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4期

9 天祥;梁启超人生哲学思想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10 王左峰;梁启超后期哲学中的人格主义[J];哲学研究;1983年11期



本文编号:2593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93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