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宋儒与宋代宗族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24 23:34
【摘要】:汉代以来尤其是均田制实行后,中国社会基本是以世族为主构成上层社会,以均田制下的平民构成下层社会,形成世族与平民并行的二元体制。世族是当时社会的主导力量,按照宗族发展类型划分属于世族宗族。唐宋变革中,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化加剧,均田制下的平民阶层发生分化,逐步形成新兴庶族地主阶层。同时,旧有世族门阀也随着科举制度的变革而逐步衰落,强化了新兴庶族地主对社会的主导地位。唐宋社会变革的本质是由土地制度变革引发的社会阶层重构与制度重建。从社会阶层看,庶族面对科举荣辱与贫富转换无常兴起了一股保富论思潮,从而回归传统宗族建设,以此常保家族兴旺;贫民阶层失去均田制保障,转而寄希望于传统宗族制度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从国家治理层面看,唐宋变革打破了旧有的国家统治秩序,亟需重建社会制度,在基层社会主要体现为宗族文化的重建。基于此,宋儒具有极其强烈的内在动因与外在要求来阐发儒家经典,建构儒家理想中的亲亲宗法社会,逐步完成理论与制度设计,并推向社会实践,从而推动传统世族宗族社会向庶族宗族社会的转变。宋儒在宋代宗族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推动宋代宗族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在具体内容上,宋儒从宗族祭祀、宗族谱系、宗族教育、宗族保障等主要方面着力宋代宗族文化建设。在宗族祭祀层面,宋儒阐发义理建构哲学依据,提出以气解释宇宙以及鬼神的哲学论述,强调祭祀是家族成员与祖宗感应沟通;在阐发传统的祭祀要义上,宋儒提出祭祀四代不害义理、无后者祭之别位、祭必用尸、支子不祭的宗族祭祀基本内容;在祭祀时间上,宋儒既继承传统的祭祀时间,也接纳民间习俗,提出四时、寒食、清明、中元等都应祭祀祖先;在祭祀地点上,宋儒提出古不墓祭,又认为墓祭也不害义理,并适当变通传统经典,提出重塑家庙祭祀,吸取佛老肯定影堂以及设立画像祭祀;在传统儒家宗族祭祀与民间习俗的冲突上,宋儒在火葬、风水、水陆道场、焚香、焚纸等习俗上既提出批判,又部分接纳,体现出鲜明的二重性特点。总体而言,宋儒在宗族祭祀上,继承儒家经典与传统,要求延续旧有的礼仪秩序,又接受现实,部分认可民间习俗对儒家宗族祭祀的影响,体现出庶族地主脱胎平民的阶层本色。在以宗子法为核心的宗族组织层面,宋儒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宗子法毁坏,宗族体系缺乏社会凝聚力,导致帝王依靠的大家族崩溃,引发社会动荡。宋儒认为重建宗族根本在于重新确立宗子法的权威,重塑以宗子为核心的宗族等级秩序。宗子法除了祭祀特权外,还在于宗子对政治与经济权力的继承特权。宋儒提出重塑宗子法要确立宗子在政治权力与财产权力的优先继承地位。宋代的具体案例上体现为基层社会财富继承必须以继承宗子地位为基本前提。在政治权力方面,在皇族体现为濮议之争,明确继嗣方能继统,政治权力以宗法权力为前提;在普通士人阶层体现为宗子对爵位的优先继承权。确立宗族的祭祀、政治、经济等级秩序后,必然以具体的形式进行确认。家谱的重塑即是以图谱的形式明确家族内部关系,对内敬宗收族,对外凝聚家族力量,明确亲疏之别。体例上主要依据欧阳修与苏轼创建的两种族谱模式,以此明确宗子法所确定的宗族等级秩序。在宗族教育层面,宋儒的着力点主要在家训与族学两个方面。在家训建设中,宋儒延续汉唐部分家训传统,凸显家训对家与国的双重关怀,提出治家可以治国,兴家务必强化家庭传统建设。在宋代家训的具体内容上分为家族伦理教育与家族管理教育。在人伦方面强调夫妇、父母、兄弟等基本人伦秩序,批判当时出现的诸多人伦沦丧的社会现象。在家庭经营管理上,宋儒提出婚姻不可贪求阀阅,经营务必重视契约,重视教育兴家,强调妇德妇功对家族发展的作用。在宋代族学教育层面,宋儒强调族学以科举为主要目的,兼顾天下关怀;宋代族学教材既有儒家经典,又融合宋学著作;基于族学的家族性质,及对科举的重视,宋儒追求族学教师的家族化与名士化;宋儒还吸取佛老等礼仪,建构族学祭祀圣贤,体现宋儒推动儒学民间化与融合佛老的时代特点。在宗族保障层面,宋儒基于官场起伏无常,贫富转化转瞬而已的客观现实,强化了对宗族保障制度的建设。贫民阶层面对天灾人祸难以维持,也寄希望于宗族保障建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宋儒认为古代井田制度破坏之后范仲淹创立的义庄制度最为符合儒家理想,故而大量的模仿,建构以宗族为核心的社会福利制度,以此团结族人,帮助贫困乡邻。同时,宋儒又积极完善社仓制度,从基层社会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对义庄制度进行补充,完善以宗族为核心的宗族福利制度建设。在宗族管理上,宋儒进一步提出要强化家规族法的建设,以此规范宗族内部的秩序与管理。后世大量的家规族法的出现和严格化正是对宋代宗族家规族法的继承与发展,强化了宗族管理与宗族福利制度的社会功能,保障了宗族福利制度的可延续性。概括地说,宋儒以宗族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建构是以理学为理论依据,是从政治儒学的视角对儒家社会进行制度建构,奠定了宋以后至清代中国传统社会后期近八百年的社会治理基本模式。在宋儒建构庶族宗族文化的过程中,鲜明的凸显出宋代儒学的时代特征,体现为宋儒宗族文化建设既继承儒家经典与传统,又吸取佛老等民间习俗,既坚持儒家等级秩序,又推动儒家礼仪平民化的二重性特点。同时,宋代宗族文化建设是庶族宗族建设的开创阶段,是理论与制度的系统重构时代,凸显出这一时期宗族理论与制度建构的系统性与未完成性特点。此外,应该看到,宋代宗族文化建设对建构传统的超稳定社会结构的巨大影响,凸显出儒家理论明确等级与化解矛盾的文化能力,以及宋代宗族文化建设带来专制化、弱化妇女权利、阻碍经济发展、引发家族械斗等历史流弊。最后,宋代宗族文化建设强调以家族为核心建构社会治理模式,从家族内部明确秩序、化解矛盾与建构福利制度,这对当代转型社会治理及家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244


本文编号:2599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99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