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维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27 00:33
【摘要】:天与人是中国哲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传统哲学就是围绕天人关系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对天与人的关系探究包涵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他们认为:做人的根本道理就是天人合一,即做到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身心内外相和谐,才可称为“圣人”,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大同社会。如何在当今社会真正的实现“天人合一”,做到“物我一体”,把人与自然平等的放在同一地位上,不仅仅是一场哲学性的讨论,更是一场关乎人类与自然未来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决策。 本文从多角度对“天人合一”这一思维模式进行剖析,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明确天人关系问题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同时也介绍了先哲们对天人关系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界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第二章考察了“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形成及发展,主要介绍了天的概念、人的概念和天人关系,试图对“天人合一”的本质内涵进行把握,明确“天人合一”的主体——“天”和“人”,并将古今对这两个基本要素的认识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针对“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主要性质加以进一步的说明,从价值取向方面、思维特点方面、辩证性方面、认知性和行为性角度分析了“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各个本质性的特点,有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论题的主要属性。从这五大维度出发,以先哲们现实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基础以及当时的价值观念来把握“天人合一”,这种“面面俱到”式的剖析其最终的主旨正在于发掘这种思维模式的精神性,更加可以使得我们对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实质性的把握。 第四章,也是本文最终所要表达的“意念”,期望全面地对“天人合一”的当代价值做以展现。数千年来人们对这种思维模式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希望实现的也正是于此,在“天人合一”的视域下,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从这四大角度出发,,权衡古今,辩证性的说明“天人合一”的本质也正是“和谐”这一命题。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彩荣;;试谈“天人合一”观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兼及“天人合一”观的现代生态价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刘贡南;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王虹;;庄子、“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刘倩;;浅析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张强;人生之境与天人合一[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7 高清海;人的天人一体本性──转变对“人”的传统观念[J];江海学刊;1996年03期

8 朱长久;解读“天人合一”[J];兰州学刊;2001年02期

9 曾佳;;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王红梅;张芳仙;;谈“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影响[J];北方环境;2011年Z1期



本文编号:2602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02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