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度的中华民族观探析
发布时间:2020-03-29 04:30
【摘要】:中华民族实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至近代,在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才由“自在”发展变为“自觉”发展。而在中华民族作为自觉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出现与使用起到了关键作用。杨度作为晚清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知识分子之一,其“中华民族”观的形成与传播意义重大。杨度的中华民族观念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产物,同时又促进了近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其“中华民族”观产生于民族主义思潮中,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且初具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共同体的雏形,并强调从文化角度来考量各民族间的关系,提出构建“中华民族”的主要途径为国民的统一与君主立宪的建立。将同时代的杨度与梁启超、章太炎的“中华民族”观进行比较,分别从“大汉族主义”倾向、民族思想与政治立场的关系两方面来论述三者“中华民族”观之相同点,以及从各自“中华民族”观的具体含义、文化取向与政治主张两方面来阐述其不同点。通过论述三者的异同,更可得出杨度“中华民族”观之特点,并由小见大,可探视晚清时期各派别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在民族方面所作出的探索与反思。“五族合一”为杨度“中华民族”观的核心点,并对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杨度的“中华民族”观在民族平等、民族认同与民族建国等方面有所体现,且对后世有关于民族问题的更好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5;B259.9
本文编号:2605444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5;B25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郑大华;张弛;;近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J];教学与研究;2014年04期
2 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J];民族研究;2014年02期
3 高国良;;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及其对西藏的影响[J];西藏发展论坛;2011年06期
4 李帆;;以“中华”为族称: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认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J];浙江学刊;2007年01期
6 李国栋;刘佳鹏;;清末民初的民族问题与边疆危机——以蒙古、西藏、新疆地区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蔡礼强;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晨;梁启超与章太炎的民族史研究及其民族主义取向[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5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0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