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
发布时间:2020-04-13 00:24
【摘要】:出场学是关于场域研究的学说,指涉历史出场者所处的历史语境与思想符号之间辩证关系,囊括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历史哲学、行动哲学、道德哲学、竞争哲学等方面。我们须从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的三个过程及其重新出场与循环着手,才能对场域的“打开”方式和“反思”意识进行合理性透视。三个“打开”方式和循环的“反思”意识带来了出场学场域对思与史的辩证关系的双重梳理,因而出场学场域摒弃了以往所有在场的形而上学观念缺陷,是交往实践视阂中的具有“正在生成”特征的,通过“不断出场”来秉持“永恒在场”的,在现实基础上对面向未来的生命律动与价值取向进行深入探索的历史建构论。出场学的意义论与方法论密切相关,在诸多方法论中,笔者选取认识论方法和现象学方法两种对立的却对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深远影响的方法论,对认识论的批判反思论与现象学的生命意义论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用扬弃的方法提取两种原本对立的方法论的精华,从而在广义认识论原理的方法论基础上对出场学场域论的轮廓进行架构。因此在两大场域的三个“打开”过程中需以此两种基础方法论为红线,才能顺利打破学科壁垒,开启文史哲的场域对话,准确把握历史语境与符号思想的辩证关系。 本论文共分为四篇来详述场域问题,前三篇是对两种场域的三个“打开”过程的分析,第一篇主要分析的是两种场域的形塑问题,选取了在符号学与历史哲学方面具有“正在生成”特色的形塑观念的两个代表人物:关于符号实践场域的形塑环节以早期罗兰·巴特为代表;关于历史实践场域的形塑环节以伽达默尔为代表,并说明他们还只是形塑过程,未到达历史建构的原因。其中也要意识到认识论方法与现象学方法在两大场域形塑过程中如何被运用的问题。此外,本篇还用出场学场域的视角对叙述主义历史哲学进行分析,指出历史场域与符号场域的一种交叉关系。第二篇是关于场域传播-社会化过程的探索。由于历史建构包括了人们活动的真实舞台的全部内容的结构,因而场域传播-社会化不如说历史传承和横向传播两个向度。历史传承向度侧重历时空性,即时间传播;横向传播侧重共时空性,即空间传播。在时间传播-异化批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法国学者鲍德里亚;在空间传播-异化批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列斐伏尔。因此在此篇中选取鲍德里亚作为历史传承的切入点,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作为横向传播的切入点,结合认识论方法与现象学方法来对社会化与异化问题予以阐明。在第三篇中,笔者对场域的解码环节进行梳理。笔者梳理了解释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对象的变革,并梳理符号场域与历史场域解码的各自的意义论走向及其相互缠绕与相互交织性。为了厘清叙述脉络,笔者分别对符号场域的解码与历史场域的解码进行分析,指明解释学由于共同缺点——在场的形而上学性、内主观意识性、唯心史观等,以表明解释学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的原因,其间仍要注意两大方法论在解码篇中起作用的方式。最后一篇以马克思与布尔迪厄的场域观为参照点,得出了出场学场域的十大要义,在前三篇形塑、传播、解码的基础上厘清了出场学场域的深层意义。在此篇章中,我首先以出场学场域的视阂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五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而后以微观社会学视角透视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场域理论;最后以微观补充宏观,在三种场域观念的比较对话中将出场学场域十论提取出来。此十论也具有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于:填补了国内符号实践意义论与历史实践意义论研究的空白,在思与史的辩证关系上对实践的意义论与历史的建构论进行了系统性整理与探索;厘清了两种场域的交往实践的“打开”本质;阐明了广义认识论原理指导下正确地进入思与史的辩证循环的重要性;分析了场域“打开”的三个阶段——形塑、传播、解码及其反思循环过程;区分了两种对立的方法论——认识论方法与现象学方法在两种不同场域和三个“打开”阶段的不同作用;挖掘了在三个“打开”过程中蕴藏着的出场意义的“显隐互转”、权力话语的“敞开”与“遮蔽”、社会道德炼金术等现象的发生机制所在;阐述了在三个“打开”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学科,如符号学、语言学、历史(哲)学、解释学、社会学等,指明了这些学科走向马克思出场学的必然性;揭露了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发生机制及异化的原因所在;开启了文史哲的场域对话。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0
本文编号:2625361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琳;潘鸣;;符号社会化:垄断资本主义的价值渗透之路——鲍德里亚《生产之镜》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孙琳;;解释学的真谛:当历史邂逅实践——解释学的现象学根源探析[J];重庆与世界;2010年11期
3 孙琳;;场域与行动者行动的意义——法国人类学视阈中的游戏规则论[J];法国研究;2012年01期
4 雅克·德里达,汪民安;延异[J];外国文学;2000年01期
5 孙琳;;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批判[J];理论月刊;2011年10期
6 孙琳;;“人学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萨特对辩证法的理解述评[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任平;;论建设一个良序治理的差异性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4期
8 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中的历史构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孙琳;;现代性理性话语的反思与重建——以出场学的视域来看[J];前沿;2011年07期
10 孙琳;;论伽达默尔解释学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超越[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琳;辩证法、人道主义与辩证人道主义[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25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2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