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回应

发布时间:2017-03-23 02:2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回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的研究和马克思的相关文本,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关于正义的内涵,理论发展的阶段,理论呈现的方式、理论基础和特征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回应。旨在试图解决国内有关分配问题、正义问题的争论。在内容上,本文着重指出马克思的正义观不同于古典主义正义观、自由主义正义观等以往的正义观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的正义观。评价一个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准是其生产关系(尤其是分配关系、社会资料占有方式)是否与生产力相一致,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关注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对生产、经济、劳动过程的关注,并最终回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的本质的实现,是马克思主义正义论的现实基础和理论立足的根基,也是马克思正义论区别于其他正义观点的本质所在。要解决中国的分配问题、正义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大力发展生产,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向着更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进步的消极因素,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形成最大公约数,这才是达到社会正义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 正义 唯物主义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4
  • 一、选题缘由7
  • 二、研究综述7-13
  •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3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13-14
  •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4-25
  •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理论形成的三个时期14-20
  • 一、青年马克思对正义的赞颂14-16
  • 二、马克思关于正义的视角转换16-19
  • 三、在实践中实现对“正义”的超越19-20
  •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内涵20-22
  • 第三节“正义”的分析视角22-25
  • 第二章 马克思在批判中呈现的正义观25-35
  • 第一节 对法权概念和价值规范意义上的“正义”的批判26-27
  • 一、黑格尔的法权概念26
  • 二、对黑格尔法权概念的批判26-27
  •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的“正义”的批判27-31
  • 一、资本主义的“正义”是抽象的正义27-28
  • 二、资本主义的“正义”是有限的“正义”28-29
  • 三、“异化”劳动下的“正义”是虚假的正义29-31
  • 第三节 对工人阶级内部的错误正义观批判31-35
  • 一、“正义”.号代替不了正义事业31-32
  • 二、对脱离生产谈论分配的正义的批判32-34
  • 三、生产与正义之间的关系34-35
  •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35-47
  •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基础35-42
  • 一、历史唯物主义35-39
  • 二、“人”的哲学39-42
  •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五大特征42-47
  • 一、批判性:马克思辩证阐释正义观的基本方法42
  • 二、实践性:生产实践是正义观讨论的基础42-43
  • 三、历史性:没有永恒的正义43-44
  • 四、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正义理念44-46
  • 五、超越性:正义终将成为故纸堆里的范畴46-47
  • 第四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归旨和当代意义47-61
  • 第一节 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正义观归旨47-49
  • 一、马克思的“人”与“自由”47
  • 二、阻碍人的自由实现的几个因素47-49
  •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理论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回应49-61
  • 一、马克思正义视角下中国社会“不正义”现象的复杂性分析49-52
  • 二、马克思正义观指导下的中国社会正义问题的解决52-58
  • 三、“四个全面”对公平正义社会构建的全方位部署58-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64-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贵仁;论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J];求索;1992年04期

2 姚大志;;正义的张力:马克思和罗尔斯之比较[J];文史哲;2009年04期

3 姚大志;;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J];哲学研究;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回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2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