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17:04
【摘要】: 康德宣称道德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找出并确立道德的最高原则,而前人为寻求这一原则所做出的努力均归于失败,因为他们总是从自身的对象中寻求意志的决定根据。康德独创性地从人自身的理性中寻找意志的决定根据,并最终确立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道德法则,成功地在道德哲学领域中掀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本文以情感作为切入点,阐释康德如何论证道德法则何以可能、何以可行两大问题,以期凸显康德道德哲学的精髓和主旨。 本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在比较前人和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指明康德所做出的颠覆性贡献;第二章分析道德法则和自然情感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分析道德法则和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则是对道德法则和情感之间关系的一个总结,力求指出两者纠结关系的成因及实质;第五章在总结康德晚年道德哲学思想演化的基础上,展望道德法则的未来发展之路。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以“情感在人们履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个问题作为出发点,在梳理古希腊和近代哲学家们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他们分成理性主义派和情感主义派两大派别。这两派的共同缺陷在于缺乏对情感和道德的系统论证,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过于绝对,经常把理性和情感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最终未能确立意志的决定根据;康德对于道德原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到思考成熟的过程,通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康德提出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道德哲学理论;而康德之所以能够完成对传统道德原则的颠覆性革命,就在于确立了道德的最高原则——道德法则。他通过对幸福主义伦理学、经验主义伦理学的批判和改造,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形式主义伦理学。 第二章主要考察道德法则和自然情感之间的关系:本章首先对道德法则和情感概念做出界定。一方面对道德法则、定言命令和实践法则几个概念做出辨析,另一方面把情感分为自然情感和道德情感两大基本类型;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具体阐释康德如何通过定理、系定理、注释的推理方式,从一般实践理性的批判中区分出道德法则,并描述道德法则的定义、特征和公式等相关内容;接下来就开始论证道德法则何以可能,实际上就是解决“作为先天综合命题的定言命令如何先天体现出对意志的必然强制性”这个问题。康德指出解题的关键就在于自由,因为自由的人可以独立于自然情感和欲望等经验性因素,把理性当作意志的唯一决定根据,这保证了道德法则的纯粹性和必然性,从而使其立足于形而上学领域;最后,我们强调要准确理解康德的自然情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读,尤其是要明了康德从未全盘否定过情感。 第三章论述道德法则与道德情感的关系:本章首先提出一个道德法则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即如何保证它在现实生活中被人们所遵循,也就是道德法则何以可行的问题。实际上该问题的焦点就在于道德法则能否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力,或者说道德法则如何应用于感觉世界。康德对此问题做出了一些初步回应,虽然这些回应有助于澄清人们的误解,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法则的应用性问题;接下来引导出道德情感这一概念,在辨析道德情感内涵、性质、类别的基础上指出道德情感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它既属于感性,是人的内心所产生的一种感性情感,又可以通过理性而被先天认识,是康德道德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康德之所以要设置道德情感作为实践理性的动力,并提出三大道德公设来鼓励人们追求道德的信心,还拟定了实践理性的方法论大纲,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道德法则何以可行的问题。这一切都体现了康德对于道德法则应用性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也反映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 第四章主要是总结分析情感和道德法则之间的纠结关系:本章首先阐释康德独有的二元论思维模式,指出康德在划分物的二元性(物自体和现象)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元性的世界(可感世界和理知世界)和二元性的人(自由人和自然人),这是情感与道德法则之间纠结关系的主要成因;接着论述情感与道德法则纠结关系的主要表现。康德处理情感的方式是非常用心的,他既坚持确定自然情感和道德法则的界限,不容许双方越过雷池半步,但又承认道德情感和道德法则之间存在着难以言说的互补关系,这不得不使情感和道德法则纠结在一起,这种关系实质上反映了自由和必然、自律和他律的对立;最后指出道德法则所面临的窘境。虽然康德的二元论可以合理解释道德法则何以可能,但却不能解决道德法则何以可行的难题,包括道德法则的理想性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处理情感问题的绝对化倾向等,这些都有待于日后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第五章主要是对道德法则未来发展的一个展望:首先概述了黑格尔、叔本华、阿多诺等人对康德的批判,他们的主要批判点集中在道德法则的实际效用、普遍性以及对待情感的态度上。康德的道德哲学完全可以从这些批判理论中吸取合理的、可供借鉴的内容,使得道德法则的前行之路更为稳健;面对各种质疑和批判,康德晚年对于道德法则的理论阐述,以及对于情感的看法,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而且还有加强之意。当然,康德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人,他在坚守道德哲学体系主要内容的同时,也对某些环节做出了一些改变,主要体现在更为具体、深入地探讨道德法则的应用性问题,这既可看作是对批判的一种积极回应,又是对其道德哲学体系的一种完善;最后康德指出道德法则的未来发展会向宗教趋近,并和人类学产生联系。康德倡导人们要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以善为统治原则的地球公民组织。只有这样,道德法则的具体应用才会有希望。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516.31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峰;我可以希望什么?[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清海;语言中的“上帝”:经验指称与情感赋义[D];山东大学;2012年

3 贺方刚;情感与理性: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及调和[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36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36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