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概念

发布时间:2020-04-23 15:49
【摘要】: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其实质是要将哲学的任务从理性自由转变为感性解放。实际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新唯物主义”关于感性的思想,其旨趣就是感性解放,这个旨趣可以说贯穿了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它被表述为“共产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它被表述为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在《资本论》中,它被表述为“自由王国”。同时,马克思把感性理解为“感性的人的活动”,亦即“对象性的活动”,或者“实践”。因而,感性解放就是人的解放。 从根本上来看,感性解放的现实途径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革命。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将存在理解为“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人们的生活过程实际上就是满足人们感性需要的过程,它依赖于一些外在于人的对象,也就是物质生活资料。这些物质生活资料是通过人们的生产劳动而得到保障的。因而生产力的提高是感性解放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社会革命也是非常重要的。私有制在资本主义时代发展到它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阶段。在此条件下,社会的贫富分化也推向极端:财富在资本家“私人手里的积累”的同时,“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在这种情况下,革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革命的途径才能实现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废除”。 马克思的革命概念主要是指他所要求的共产主义革命。他将革命主要理解为社会革命,从根本上来说,革命就是改变社会现实的活动。由于在所有的“革命运动”中,“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因而共产主义革命也就主要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运动。 以往的形而上学也考察感性和自由,但一方面,它把感性理解为事物的客观属性,将感觉贬低为人的认识能力中比较初级的能力,这种能力甚至与动物无异。另一方面,它将自由理解为理性活动的自由。形而上学实际上并不看重感性的自由,因而并不致力于感性解放,而是致力于证明理性的自由。而作为对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批判,当代哲学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人的生存境况的问题,这实际上也就是感性解放的问题。因而重新梳理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概念,从而真正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找到感性解放的现实途径,这不论是对哲学探索,还是对社会生活生活来说,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涂良川;;马克思“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彭小伟;;论“感性”范畴的两个起源——青年马克思感性思想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王海兰;;简论“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J];前沿;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2637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37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