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近代以来哲学比较的历程及其方法论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10 17:38
【摘要】:哲学这一词汇,是经由日本学者翻译后传入中国。当西方哲学传入中国时,前辈先生就意识到中国也有自己的哲学,谢无量著《中国哲学史》,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中国哲学史》,是一部为以后《中国哲学史》之撰写奠定格式的“开山之作”。而当时的中国哲学,只是停留在“有依据的模糊认知”阶段。 到了今天,我们不能停留于模糊的认知,不能只是比照着西方哲学史的脉络来梳理先贤留下来的中国哲学。时代已经提出了更新哲学观念的要求,而哲学观念的进步一定是各种不同形态哲学不断比较出的结果。通过比较与扬弃,我们的哲学观念应当更加地清晰起来。 本论文共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论题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运用历史与逻辑相同一的原理,对近代以来哲学比较的形成以及确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时间演化为线索,以人物、思想逐层推进为理路,概述了哲学比较的发生、展开、进一步完善,以及马克思哲学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历史地参与进来,试图完整地呈现中西(马)哲学比较研究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致力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为指导,根据大量原始资料,以中西马哲学比较研究为对象,,对其比较历史中所运用的方法进行概括,提炼出以“合法性”为中介的比较研究、以“概念”为中介的比较研究和以“价值”为中介的比较研究三大方法系统,并对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过程中的共性与特殊性。 第三部分:阐明近代以来中西马哲学比较的理论价值及其现实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发中西马哲学的比较、沟通对中国哲学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现实的人全面发展的理论意义及其时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可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世英关于“天人之际”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孙正聿;“语言转向”的根据与意义[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1期

3 林可济;;任继愈《老子》研究中的方法论探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王呈祥;;论张君劢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5 杨楹;刘素民;蒋海怒;王福民;李志强;;对话:思想互动与哲学创新——从学理与实践视角审视中西马哲学的对话[J];东南学术;2006年02期

6 余卫国;;哲学的比较与比较的哲学——关于当前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 朱荣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功能定位与价值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许春;;论张东荪的中西哲学比较观[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孙利天;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孙正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佳;文化哲学视角下的“科玄论战”[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7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57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