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荀子文艺思想及其创作中的礼乐本位立场

发布时间:2020-05-17 01:40
【摘要】: 作为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思想家,荀子对中华民族的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力求立足荀子的礼乐核心思想来对他的文艺思想进行梳理和审视,探求其理论价值。 引言部分概述目前学界对荀子文艺思想研究的现状,由此确定本文的存在价值,并对本文题目加以解释。 第一章主要探索荀子的文艺思想中以礼乐为本位的依据,这一部分又从哲学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来论证。性恶论是荀子礼乐法术论的理论基础,与荀子的整个理论系统相一致,他的文艺观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天人相分使荀子由重人文而重文艺,也是他的文艺观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就是荀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的混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礼乐的价值,由此也引起对与礼乐密切相关的文艺的重视。 第二章也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探讨荀子对乐和诗的看法以及荀子和儒家的乐教和诗教的关系。荀子对乐有着高度的重视,他对儒家乐教的传承也有着突出的贡献。荀子论诗,既继承了儒家“诗言志”的传统,也认识到“诗言情”的作用。对于“诗言志”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属于他以“礼乐”为核心的思想理论。“诗言情”的观点与荀子的性情思想一致。荀子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人天生而有的情欲,人的情感应该在礼义的原则下得到抒发。这一部分最后从荀子传诗和论诗对汉代诗教的形成探讨了他和儒家诗教的关系。 第三章主要考察荀子的文学观以及《荀子》一书中对此的实践情况。第一部分探讨荀子的文道统一观。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思想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来看待《荀子》中的文道统一。 最后总结全文,概述荀子文艺思想的历史影响并充分肯定荀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B2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世华;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志伟;;郭店儒简:思孟学派的“教科书”[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慧;;孔子诗、乐教育思想试探[J];东岳论丛;2010年09期

4 施江斌;;论儒家审美教育与人格理想[J];科技资讯;2010年03期

5 姜庭晨;;论诗教[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6 ;解学诗教授[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6期

7 林锦明;孔子诗教中的诗性意识[J];琼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秦中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诗教——对“唯温柔敦厚诗教”的质疑[J];中华诗词;2009年03期

9 钱志富;;简谈中国新诗的诗教问题[J];诗刊;2010年03期

10 郭沈昌,许律西;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学家陈学诗教授[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孟衡;;上党古赛礼乐志[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年

2 徐洪兴;;二程论“仁”和“礼乐”[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洪兴;;“序”“和”相须——二程论“仁”和“礼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丁钢;;内涵与功用——关于乐教的争鸣[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郑丹平;;孔子“诗教”探析[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萧晓阳;;王船山说八股[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7 李道刚;;通往内心之路——孔子美育目的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8 王永平;;梁武帝之倡儒与萧梁经学之复兴[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黄继济;;诗教——防城港市文化建设中的一朵鲜花[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苏达权;刘祖惠;陈雪;蒋祥兴;林进峰;;礼乐滩及其邻域的重力场特征及解释[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武勇 通讯员唐碧红;中华诗教学会(筹)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潘玉娇;将诗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举措常抓不懈[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铁舞;诗教之经教与人教[N];文学报;2011年

4 毕节地区民族中学 丁宇;以“兴趣” 促诗教[N];毕节日报;2011年

5 王因权 李方庆;周礼乐:板凳龙传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陈美娥;重现正声之美 唤醒礼乐风华[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益;全省诗教工作经验交流会举行[N];贵州日报;2009年

8 曹杜荣;收获最初的金黄[N];中山日报;2007年

9 ;宝鸡:全力打造中华礼乐城[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何腾江;追求诗意的教育[N];中山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2 金宝;早期诗教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梁晓萍;中国古典戏曲品评观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书惠;先秦儒家神道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轩小杨;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沈薇薇;郑玄《诗经》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yN;《礼记·乐记》研究论稿[D];暨南大学;2009年

8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9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赵霞;陈去病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树青;荀子文艺思想及其创作中的礼乐本位立场[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红;中国传统诗教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忠义;邵雍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艳辉;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D];河北大学;2003年

5 陈文芳;论孔子诗教[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怀谦;中西古代诗教之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王芳;诗教的课堂艺术[D];苏州大学;2006年

8 周丙华;《毛诗故训传》义理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明明;中国古代雅乐文化分期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蒋丽霞;汉乐府音乐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7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67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