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柏成;墨家思想对中国“侠义”精神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5期
2 魏义霞;“天欲义而恶不义”与墨子本体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的三位一体[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李冬梅;;墨子“兼爱”伦理观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孙竞昊;“仁”、“兼”辨异[J];管子学刊;1996年02期
5 孙中原;;《墨子·大取》和《小取》的逻辑[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姜姣;;墨子伦理思想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7 周木村;;对墨子“兼爱”观念可行性的质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何涛;;略论墨家对早期道教的影响[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4期
9 闵仕君;仁与兼:孔墨伦理思想比较[J];齐鲁学刊;2003年02期
10 李伟伟;;墨子“兼爱”思想探微[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薛柏成;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继学;墨学对晚清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任广民;墨子思想及文艺观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万钧;墨子义利观及其现代启迪[D];华侨大学;2006年
3 鞠明霞;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倩;论《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9年
5 焦守强;魏晋至宋元的墨学与道教[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鑫;论墨子“兼爱”思想的特点[D];河北大学;2008年
7 何官峰;试论梁启超对近代墨学复兴的贡献[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1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7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