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存在与事件的断裂辩证法—巴迪乌《存在与事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9:15
【摘要】:本论文是汉语学界首部从文本学角度专题性研究当代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乌代表作《存在与事件》的学术著作。西方学界对巴迪乌哲学有两条完全异质的研究思路:以齐泽克为代表的康德式的存在与事件二元分裂论解读和以布鲁诺·博斯特尔斯为代表的存在与事件辩证法解读。本文认为,《存在与事件》的核心逻辑框架是存在与事件的断裂辩证法。此框架是巴迪乌针对当代法国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的根本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形而上学重建方案。此方案一方面试图瓦解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的总体观念、经济决定论观念、阶级还原论观念和革命观念,另一方面防止自身像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那样,因为彻底消解自己时代自身所具有的形而上学确定性而滑向无底深渊的理论后果。巴迪乌关于存在与事件的断裂辩证法,以存在、事件和真理这些关键词为关节点,以数学中呈现和再现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构成。在他看来,"存在"的每一种具体体现即"情境"。以第三次数学危机确立的集合论(特别是康托尔之后的公理集合论)为契机,巴迪乌在将每一情境指认为一个集合的基础上,批判了朴素集合论中以定义方式谈论集合(即"多")的理论倾向,代之以层叠集合论非定义性地谈论集合的方式。后一种谈论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它将集合置于公理系统中考察,但一直不加以定义。在此视域中,作为本体论的情境不是总体之"一",而是具有统一性或同一性的"多"。取消总体之后,巴迪乌并未彻底驱逐基础逻辑,而是以空集作为最终基础,防止滑向后现代那个无底深渊。因此,被巴迪乌拆解总体之后留下的"多"不像后现代主义那样以混沌形式存在,而是以公理性集合的形式存在。就是说,"多"自身不是彻底零散的和非确定的,而是具有统一性的和确定的。实际上,巴迪乌集合的"多"在法国哲学史上与德勒兹身体的"多"惊人的相似,两者都主张回到形而上学:前者以空集为基础;后者以虚拟为基础。在将情境指认为非总体之物后,巴迪乌挪用了数学中呈现-再现机制布展情境的开放性,并在把情境指认为非封闭之物基础上引入真理事件观念,以此革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念。呈现和再现的区分是集合论中属于和包含区分的直接转换,在其中,再现在呈现的基础上建构自身并因此超越后者,这使它们之间呈现出"不一致"的关系。这种"不一致"恰恰是真理事件得以可能的前提性条件,因为相反的情形,即呈现与再现相等时,它必然因为驱逐空集而使情境本身陷于封闭,从而最终驱逐事件。所以,从逻辑上看,当呈现与再现之间的关系取代传统哲学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对"多"本身的探讨时,它也就以数学集合论的方式解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经济决定论和阶级还原论所内涵的基础逻辑。不仅如此,当被布展的情境中的呈现-再现机制,其中的呈现和再现以常态性方式表现出来时,情境本身呈现出稳定性、平衡性和均质性三个特性,它是事件与之断裂东西。真理事件是与情境断裂的东西,它们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中革命观念的置换。在巴迪乌看来,事件具有非可决定的特性,即它虽然是一定情境下的事件,但不可简单地还原为情境。从事件的核心逻辑(即作为辩证法的"二")来看,作为革命的事件不像萨特的虚无概念那样纯粹作为否定,相反,它具有创造性补充功能。因此,当事件作为与情境断裂的创造之物凸显出来时,它也就作为奇迹和偶然性在出现之后立即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是无法把握的纯粹混沌,相反,我们可以通过忠诚将事件的痕迹链接起来,以便关注事件的结果。这就是巴迪乌的真理观念。在数学视域中,真理的逻辑核心是作为类程序的忠诚,而真理就是忠诚程序的无限积极总体。从哲学史关联视角看,真理事件是被阿尔都塞否定性对待的意识形态概念,而它在巴迪乌《存在与事件》中肯定性地对待为革命的承载者。总之,存在与事件的断裂辩证法作为巴迪乌革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框架,它可以被归类到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并因此像拉克劳和墨菲那样承袭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的激情情怀和战斗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565.59


本文编号:2676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76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