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陶渊明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20-05-28 14:40
【摘要】: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第一人。 在本文第一章中,将着重陈述本文的立意,提出陶渊明所作的田园诗,并非全是纯碎的田园诗,他的大部分诗文中都韵含着对生命哲学感悟和思考。同时简述现代作者对陶渊明诗文及思想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作出阐述及解释。在本文的第二章,作者对东晋末年的社会及政治状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指出当时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生命的真谛,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诗文,其实就是追寻生命意义的一个杰出表现。在第三章中,本文以陶渊明的诗文对他的哲学思想作了详细的分析。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洁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知天乐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这就是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出来的隐士情怀。通篇读来,归去来兮辞如同一道桥梁,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条通途,蔑视权贵,淡泊明志,闲适自在,归耕田园的劳动情怀跃然纸上。并指出,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并非是对儒学道学玄学的简单继承,而是在儒学道学玄学的影响下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的新自然说。在第四章结论部分,作者对陶渊明的生命哲学作了总结和评论。指出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实质是承袭魏、晋儒道学说的基础上演变的结果及依据其成长经历和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但在于对陶渊明诗文的重新理解,而且也为我们今天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东晋末期的儒学道学思想,为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世武;;儒教中的异教徒——谈陶渊明思想的叛逆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2 吴国富;;陶渊明与天人相适的心灵和乐[J];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张杰;;谈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J];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韩国良;;从儒道异同看陶渊明的思想属性[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刘兰;;陶渊明的自然观和梭罗的自然观[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1期

6 江云岷;韩国良;;性分·生死·穷达——论陶渊明与郭象的思想差异[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7 景蜀慧;陶渊明的“新自然观”刍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刘宽文;魏晋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龙;陶渊明诗文的生命体验[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君伟;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王萍;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比较陶渊明与梭罗[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慧;同是田园中的哲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慧琳;陶渊明隐逸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王永霞;在自然的沉思中相遇—陶渊明与梭罗的自然观比较论[D];兰州大学;2007年

7 王灵均;儒释道文化光环之下的隐逸诗人[D];安徽大学;2007年

8 雷琼;从哲学阐释学视角比较陶渊明诗歌两个英译本[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85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85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