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孔子的修己之道

发布时间:2020-05-30 15:42
【摘要】: 本文从对孔子修己思想的深入剖析入手,结合当前的现实,探索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以及今后的出路。 孔子哲学体系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修己和安人。“修己”是指用一系列道德标准来匡正人的行为;“安人”主要指治国之道。修己的核心是“求仁”。所以要研究修己思想就必须先解读孔子的“仁”,搞清楚其基本内涵。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仁及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孔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想。孔子“仁”的思想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当时社会正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这个转变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在孔子看来,孝悌乃为仁之本,体现其真性情和真情实感的“直”是仁的主要基础,但是孝悌和“直”并不是“仁”的全部。“爱人”是“仁”基本含义。孔子的爱人以“亲亲之爱”为基础,通过“推己及人”,最后达到“泛爱众”,上升为人类的普遍之爱。 孔子的修己思想与他的人性论问题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人性论中,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和合融汇,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孔子肯定人的“性相近”,是指人自然属性上并无本质差别;“习相远”则表明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孟子继承了“性相近”的思想,论证了“善”是人类基本属性之一。荀子侧重在孔子“习相远”的思想方面探索,认为“恶”是人的社会属性。 孔子的修己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礼克己和以仁成己。 孔子认为,致力于仁的修养,固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起根本作用的是内因。“为仁由己”,在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人为什么具有求仁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呢?在孔子看来,天命是其能动性的重要源泉。 要想以礼克己就必须先搞清楚礼的基本情况。大多数学者认为“礼”最早的意义和祭祀有关。孔子把礼发展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仁和礼是孔子学说的两个基本范畴,仁礼关系是孔子学说的基本范畴。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礼具有优先性和绝对性的地位;礼反过来只能对“为仁”发挥规范、向导的作用。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行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才可能成就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以仁成己则包括: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坚持下学而上达。 修己的过程也就是个人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国哲学的境界说是指哲学家在追求理想人格中所达到的精神状态、精神天地。“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理想人格的核心。而孔子又习惯用“仁人”来表达其理想人格。“仁人”包括“仁”的思想境界、精神风貌。而实际上,孔子经常用“圣人”、“君子”来表“仁人”的。圣人的境界极为高远,一般人根本达不到。但是,圣人理想人格可作为人一生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孔子看来,“君子”是每个人应当达到的,经过努力也能达到的具有现实性的理想人格。君子最为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义和利的问题。君子要坚持以义为上、以义为质,同时兼顾利。 目前,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个人价值导向缺失、信仰真空的尴尬局面。经过现代社会的转换,孔子仁学思想能够在解决现代中国人信仰失衡,在建立理想人格世界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孔子仁学思想当中的修己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是修己思想对当今领导班子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二是修己可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三是修己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222.2;B82-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适;孔子的人论兼评徐复观先生的孔孟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赵光贤;论孔子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3 魏仕庆;略论孔子及原儒的君子人格观[J];船山学刊;2003年03期

4 王钧林;谈先秦儒家“修己”思想的人性论基础[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蒙培元;孔子与中国的礼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艾振刚;;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解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刘英;;由“仁”而至和谐——论孔子的“仁”学及其现代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8 冯友兰;对于孔子所讲的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J];孔子研究;1989年03期

9 张立文;孔子的仁学形上学[J];孔子研究;1995年01期

10 黎红雷;孔子哲学的逻辑进路[J];孔子研究;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2688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88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4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