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弼对老子之道的诠释

发布时间:2020-05-31 18:57
【摘要】:魏晋南北朝之前,对《老子》的注疏非常之多,但是,其中多以训诂注疏为主。到了魏晋时期,王弼对《老子》的诠释注解有了创新性的发展,而这与王弼本人的经历、当时的学术氛围以及时代主题都有很大的关系。王弼对老子的诠释,离不开对老子之道的内涵的认识。老子之道具有四层涵义:一、宇宙论之道;二、自然规律性之道;三、生活规则之道;四、境界意义之道。这四层涵义从形而上至形而下,以“道”贯之,形成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体系。王弼不仅承接了老子之道的思想发展脉络,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新的理论诠释。他的思想理论从对老子宇宙论向本体论的改造,进入对本体与现象界的结合,以及在社会政治上体用的实践,最终建构了一个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王弼运用“辩名析理”和“得意忘言”的诠释方法,从语言的角度对老子之道进行了诠释。利用“辩名析理”的方法把老子的“道”转变为“无”,并把老子“道”的形上属性“有”转变成具体的万物。利用“得意忘言”的方法解决对本体“无”的把握和认识。王弼对老子之道的诠释最终突显的部分是他的本体论思想,因此他如何将老子的宇宙论思想转变为本体论思想,便成为探讨的主要内容。虽然老子思想中亦包含本体论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对生成万物本源的讨论,而王弼将本体论突显出来,着重研究万物的抽象本体,以及本体与现象的关系。王弼本体论的改造首先通过“辩名析理”的方法对老子的宇宙论之“道”进行分析,他认为“名号出乎形状”,“道”无形、无象、无状,所以只能以“无”来命名,从而将“无”突显出来替换了“道”。他还把作为“道”之有性下降为专指具体存在的宇宙万物,认为万物有形、有象、有状,所以是“有”。其次,王弼将老子思想中的“生”的观念转变为“成”的观念,淡化了老子生成的观念。再者,他对“无”与“有”关系进行诠释,在《老子》中,“无”是对“道”之无形无象无状的描述,“有”是对“道”之实存性和功用性的描述,同时,也是对万物的指代,“无”与“有”的关系从形而上来说是共存关系,从形而上与形而下来说是生成关系。而王弼对老子的无有关系进行了再认识,他认为无有的关系是并存关系,且一个是主体,一个是现象,即体与用的关系。“无”与“有”不分离,“无”通过“有”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人们又通过“有”来认识本体“无”的作用。王弼本体论的建构是为政治服务,由于时代的要求,王弼的哲学思想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他又在本体的基础上对老子的规律、规则之道进行改造,提出了“以无为用”的政治思想之道。一方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把老子规律之自然提升到社会本体的地位,用以调和自然与名教、儒与道的矛盾,把生活规则之“无为”提升为一种为政策略,提出“无为而治”。另一方面他利用本末体用合一的思想将老子所提出的规律规则之道的社会践行与本体联系起来。针对统治者以及个人对于利益的追求而纷争不断,他倡导人们应该认识事物之本,而不是末,于此,提出要“崇本息末”“崇本举末”“守母以存子”,让人们意识到刻意的制定礼制、追求物欲是行不通的,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本体才是最重要的。通过以上王弼对老子之道在本体论的改造以及在社会层面“道”的落实,可以把握其思想体系,他建立本体思想,不仅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角度注重本体与现象问题的关系。而且从形而下的社会政治层面,他也将本体融入其中,让人们认识到抓住事物本体的重要性,以及从事物中认识本体的存在。以此,利用“执本统末”解决社会的矛盾,会通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道与德、孔与老等社会问题,最终构建一套“体用一如”“本末合一”的理论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235.2;B2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暴庆刚;;“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王弼老学诠释中的矛盾及其解决[J];人文杂志;2011年06期

2 蒋丽梅;;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J];中国哲学史;2009年04期

3 蒋丽梅;;王弼《易》注用《庄》论[J];周易研究;2007年04期

4 蒋丽梅;;王弼老子注的“崇本息末”思想[J];兰州学刊;2007年05期

5 康中乾;论王弼“无”本论的哲学实质[J];中国哲学史;2000年04期

6 许抗生;关于玄学哲学基本特征的再研讨[J];中国哲学史;2000年01期

7 冯达文;王弼哲学的本体论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8 高晨阳;论王弼玄学体系的建构方法[J];中国哲学史;1998年03期

9 周光庆;王弼的《老子》解释方法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10 丁怀轸;王弼对《老子》思想的诠释[J];中国哲学史;199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汉民;;本末之辨:王弼诠释《老子》的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本文编号:2690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90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