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关于命运的哲学之思

发布时间:2020-06-03 15:24
【摘要】:命运意识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社会意识,所以命运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哲学问题。本文基于历史上不同哲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关于人的命运有不同看法和观点,对命运加以哲学的界定和辨析,以便为人们科学合理的把握个人的命运这一目的而服务。对命运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是人在生存和发展中的“人类终极关怀”目的体现,也是我们人自身发展的主观需求和客观要求。因此从更深层次和更高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命运是理所当然的,其一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比较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范式;其二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实践指导。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广泛查阅和借鉴国内外研究者的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人的命运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分为导言、命运之命、命运之运和命运之变四章,具体有以下四章组成: 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介绍本文选题依据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厘清,提出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并简单说明该文章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第二章“命运之命”。本章主要是对命运的历史条件(普遍文化现象、特殊风俗习惯)、范畴界定(阐变、内涵和本质)在一定哲学维度上,加以现实和理论方面梳理和辨析,进一步关注“命运是什么”的问题。 第三章“命运之运”。本章主要把命运作为一个动态的哲学命题,主要从对命运发展动力(客观制约、主观需求)、发展趋向(与时皆变、与时俱进)角度,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命运的本质机理加以辩证解析。在对命运的机理辨析中,主要从主体自由与客观必然、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以及可能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四个方面来考察命运问题,为把握好人的命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命运之变”。本章重点是对如何科学合理得把握人的命运问题展开探究。主要从命运认别力即正确认识个人命运(选择、实践、付出)、命运调控力即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目标价值、觉解超越、压力挑战、责任使命)命运应变力即科学把握人生机遇(思想视野、目标意志、思察时势、决策行动)和命运沟通力即合理作出时空定位(与自然共生、与共同体及人类共存、与他人、社会及国家共进、与现代化及全球化共赢)四个角度来详加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0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敏;浅析“为仁由己”之主体自由[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邹闰华;李小辉;;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和国家理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3 黄再萍;主体自由与可持续发展[J];学术论坛;2001年04期

4 张均;;现代性思想谱系及其批判[J];长江学术;2008年02期

5 郭景华;;表述的自由与空灵世界的逻辑对应[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武立波;;《论语》中“天命”与人的自由[J];学理论;2011年15期

7 杨国荣;外在天命与主体自由的二难困境——理学对力命关系的考察及其内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黄力之;主体自由意志与唯物史观及其文学观——文学的主体性问题再探讨[J];求索;1989年06期

9 宋周尧;论主体责任[J];东岳论丛;1991年04期

10 钟诗莲,郭景华;现代语言哲学视野中的庄学解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敏;;学生主体自由在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汪帮琼;;论知识的客观本质及其对于现代文明的复杂意义[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谭培文;;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劳动价值观念[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章海山;;“不动心”人生哲学体系的构建——庄子与斯多亚派的比较研究[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5 田海平;;和谐伦理作为一种承认理论的四个论纲[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焱;“有话好好说”与“读书先须识字”[N];南方周末;2007年

2 唐逸;什么是普世价值[N];南方周末;2007年

3 记者 宋时飞;我国力争3~5年内建成现代煤炭市场化体系[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大理经济开发区公证处 王勇;公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大理日报(汉);2008年

5 李光宇 徐琨;利益·权利·权力[N];吉林日报;2007年

6 陈东;香港出租车业没“黑车”[N];市场报;2006年

7 葛颖;夷平还是续建:中国电影理论的美学困境[N];文汇报;2008年

8 ;如何看待现今经济学界的两个“对立”观点?[N];中国建材报;2003年

9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总编辑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周为民;市场经济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图吗[N];解放日报;2007年

10 谢兆忠;小产权背后是集体权利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正伦;艺术创造力的主体性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2 佘艳春;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久松;寻找自由实现的处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莫芹;失衡的兔子[D];广西大学;2011年

3 潘轶斐;公共生活中的公民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邬春立;五四女性小说对个人主义的质疑与建构[D];新疆大学;2006年

5 王月团;选择问题的哲学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6年

6 于雪;略论法律家长主义[D];吉林大学;2008年

7 马金伟;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析[D];郑州大学;2006年

8 张敏;走向乐生的休闲教育的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云韬;自由的读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凯;主体与法治[D];安徽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95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95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