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马里墉的给予性现象学

发布时间:2020-06-08 15:27
【摘要】: 本文主要对法国当代现象学家让—吕克·马里墉的给予性现象学思想进行了介绍性诠释。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三章、结论。导论部分,由马里墉所作的证明与显明之区分入手,进而指出进行这一区分其目的在于“回到事情本身”,从而过渡到胡塞尔的现象学。通过对物体的分析(以火柴盒为例),得以进入内在与超越之区分,并指出这一区分,乃是理解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的关键:即如何从内在的先验意识的直观性出发,通达作为超越之物的本质。借助这一理解,作者初步将马里墉现象学理解为这样一种思想:现象作为超越之物乃是自行显示、自行给予的。马里墉的学术研究同时在哲学史、神学、现象学三个领域展开,并且总是立足于严谨的哲学史研究,本文主要关注他的现象学思想,但仍然从哲学史研究入手。第一章,讨论的是现象学作为一种第一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首先由哲学史的探讨入手,指出哲学史上曾经存在三种“第一哲学”:一,ousia之学;二,形而上学;三,由笛卡尔为开端的,坚持“认识”第一的主体哲学,但这三种尝试全都归于失败。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标志着“第一哲学”的一种新的可能性,而唯有某种能够为一切奠基的现象学原则得以成立,这种新的可能性才会成立。因此“第一哲学”的讨论就转变为现象学原则的讨论。马里墉在驳斥了旧有的三种现象学原则:“有多少表相,就有多少存在”、“回到事情本身”、“一切原则的原则”,认为唯有他所倡导的第四原则,即“有多少还原,就有多少给予”,才有可能为“第一哲学”奠基。那么,这一原则是否果真成立?在第三节中对此进行了论证。为了更深入理解这一思想,作者进入了第二章。首先分析了马里墉关于现象的一般看法,即现象总是从自身出发,自行给予、自行显现,没有原因,不可预见。这样的现象,是否只是马里墉的杜撰?为此必须进入实例的分析,于是分析了礼物和绘画两种现象。第三章讨论饱溢现象。首先,亦是通过实例分析,即将“房间”理解为“事件”,而不是理解为“对象”,从而彰显出饱溢现象的诸种特征。马里墉进而将现象分为三个层次:饱溢现象、公共权利现象、贫乏现象,同时套用康德的知性范畴表,将饱溢现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事件、偶像、肉身、圣像。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马里墉的现象学思想提出了两点质疑。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5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程旭阳;许远理;;心理学中的物性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萧仕平;;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庄子人际关系思想试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黄时进;刘晓华;王约;刘小玲;;基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首次正式调查——2010上海卢市湾区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7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3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3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