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视域下的老庄道论
发布时间:2020-06-09 08:51
【摘要】:“道”是老庄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学界关于老庄道论之研究,多穷极“道”诸涵义而加以阐发,如论本原、本体、境界、共相、规律等诸义者,亦有论绝对性、超越性、抽象性、理想性等诸性者,不一而足,“道”之诸重要涵义皆已揭出。而各家所论者,皆取此二四义,或论彼三五义,或异或同,或以此而非彼,或以此而合彼,愈论愈祥,愈辨愈惑,似乎已将道平板化、概念化而难以跳出概念分析之藩篱。本文试图回归体道、悟道的原初体验视野,即圆融视域,并将老庄之“道”置于其中,并从道的视角照察至真、至全、至善的道境。道具有综合、一贯、全然、整体之特性,常须站在道的境域之中通过直觉、顿悟等方法觉知其确定性及灵动性,使其在直接的体验中被当场纯构成地揭示出来。圆融结构为诠释中国传统哲学之方法进路,只可惜学界少有人论及。鉴于此,本文即以圆融结构作为根本诠释方法,厘清道物之间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一多相摄之圆融特性。文章结构大致如下:首先,将从结构之纵向贯通入手,诠释道体之“常”、“无”、“有”三性混一之圆融性及道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其次,将从道体之横向流行入手,以“意”、“象”、“言”诠释方法阐述道“非常”性及意象言三态相化之特性,并从全息性、自然无为、体用不二、天人合一等诸方面论述道物关系;其三,将从原初体验视野的角度论述道体与万物“一源无间”、“一多相摄”的圆融性,阐述道物分而不离、一而不混、寂而能成、动而有则、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圆融关系;最后,从圆融视角阐述老庄体道之工夫境界,通过“反”、“化”之修养方法而至顿悟后的“和”的终极道境。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223
本文编号:2704442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田文军;;《老子》“道”论新探[J];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2 付选刚;;庄子之“道”之我见[J];管子学刊;2009年02期
3 李学勤;楚简《恒先》首章释义[J];中国哲学史;2004年03期
4 侯成亚;全息论及其方法论意义[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5 蒙培元;“道”的境界——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2704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