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社会群体主体论

发布时间:2020-06-10 08:27
【摘要】: 自笛卡尔开始,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探讨的重要论题,综观中西哲学史,一般认为:在主体问题上,西方近代认识论重个体及个体意识,中国传统认识论重群体及群体意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把个体与群体、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有机地协调起来。它不仅肯定个体主体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地位,而且强调社会群体主体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协调好新时期个体与群体、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关系,就必须对二者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鉴于新时期主体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状况,在对社会群体主体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群体主体存在的根据,阐述了社会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的关系,揭示了开展社会群体主体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共分四部分: 本文第一部分对社会群体主体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社会群体是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按照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群集合体。它具有三个内在要素:一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二是共同的目标和持续的社会互动;三是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它具有三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主体存在的客观依据,意识属性是主体存在的主观根据。社会群体主体是指以社会群体作为主体,与个体主体相对应的一种主体活动结构的存在形式。社会群体主体与社会群体、主体的关系均是种属关系,社会群体主体的外延是“社会群体”与“主体”两者外延的交集、逻辑积。 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社会群体主体何以可能的根据。本部分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三方面分析社会群体主体存在的根据。社会群体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表征着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社会群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以及社会群体内部的基本要素说明了社会群体具有社会属性;主体的意识性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主体能动性取决于主体现实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因素。所以判断社会群体是否具有意识性、主观能动性就在于社会群体是否具有社会群体需要、社会群体动机、社会群体情感、社会群体意识、社会群体知识、社会群体思维等因素。社会群体需要等因素是由个体需要等因素转化而来,因而具有能动性。其中,社会群体需要——动机结构为主体之具能动性提供了动力源泉;社会群体的能力结构为主体之具能动性提供了保障系统。因此社会群体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和意识属性而能成为一种真正的现实主体。 本文第三部分阐述了社会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的关系。它们的联系表现在: 个体主体离不开社会群体主体:社会群体主体也离不开个体主体。它们的区别体 现在社会群体主体具有一些个体主体没有的新的特点和功能:一是主体活动形式 的两重性;二是主体活动过程的程序性:三是主体内部关系的主体间性;四是功 能上的“非线性祸合性”。 本文第四部分指出了时代呼唤社会群体主体的存在及深入开展对社会群体主 体的研究。 本文作者认为:社会群体主体在新时期的存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仍是现时 代的呼唤。面对社会群体主体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客观的存在,知识经济时代主体 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全球问题的凸现及其对主体的挑战等现实, 并且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人类认识的领域和对象也在扩展,认识客体越来越大 型化、综合化和深刻化,仅凭个体的自我思维或主体间松散的认知交流己不能满 足认识的需要,这就客观上要求个体认识主体结合为群体认识主体,以便提高整 体认识的能力。这些客观的“时代”事实对于社会群体主体的研究都提出了新的 课题,我们不仅要克服“以个体主体代替一切主体”的定势,而且也要突破对社 会群体主体的研究只限于对主体作简单的分类及其“轻描淡写”的陈述。因此加 强对“社会群体主体”的社会认识论研究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 远的理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B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冬香;徐亚杰;;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价值[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吕肖奂;;宋代宫廷习俗圈特征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杨恒梅;;“人”的概念的哲学沉思[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杨盛军;;群体道德与环境代际正义的关系[J];唯实;2011年06期

5 贺剑武;赵健;;不同社会群体心理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6 王志跃;;乐和同[J];竞争力;2009年03期

7 梁真;何向东;;社会群体中的偏好逻辑[J];逻辑学研究;2011年02期

8 原魁社;;主导价值体系主流化的认识论思考[J];求实;2011年06期

9 刘保民;;关于“共律”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他们,因知识改变命运[J];三月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梅;;传播与社会群体[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黄永红;;试论主要社会群体边缘化情景中的大陆社会工作[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3 吴忠民;;一个必须引起高度警惕的现象:中国主要社会群体的弱势化[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张卫;王振卯;;社会群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5 陆廷伟;;医院宣传应侧重于培育有利于自我的市场体系[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刘长江;;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沃杰霍去斯基;张一凯;;文明多元与现代形态[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8 黄挺;;明代后期闽粤之交的海洋社会:分类、地缘关系与组织原理[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刘玉亭;何深静;;中国大城市低收入住区及其居民的贫困集中程度和决定因素[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杨晓鸣;;论编辑人格的重构[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电台记者唐自胜本报记者刘亚群;防止社会群体收入悬殊[N];安徽日报;2003年

2 本报专稿 黄山奇;华人成旅日最大社会群体[N];世界报;2009年

3 ;消弭社会群体间的人为鸿沟[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村夫 周凌;山东“众旺”门庭冷落车马稀[N];中国工商报;2004年

5 省政协委员 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团支部副书记 秦艳;加大我省青少年“生存教育”工作力度[N];贵州政协报;2009年

6 雷元富 延安市残联;残疾人工作者应具备“五心”[N];延安日报;2009年

7 陈晓慧;贡献力提升关键在公平[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鲍迪克;CPI上涨 不能承受之“轻”[N];财经时报;2004年

9 记者 徐志良;首家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N];中国海洋报;2009年

10 张昭红 左国堂 余辉慧 左华文;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N];中国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胜男;北京城市手工业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黄剑;美术场域“艺术家”角色的建构[D];上海大学;2007年

7 向勇;西部城市低收入群体健身问题及应对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8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洪仁;我国农民分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孙昊;政党与基层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意贞;社会群体主体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丁莹;穿行于假面舞会:从蓓基的视角出发分析各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施城俊;综合性报纸对园林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蒋熙;论社会价值观对服饰样式变化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4年

5 肖小霞;城中村的社会群体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汤茜草;无形城市的非技术因素研究——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7 庞新华;山东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考察[D];山东大学;2005年

8 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廖巧媛;个体感性生命与社会群体秩序的艰难选择——试论凌o鄢酢岸摹钡募壑等∠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06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6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