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试论《淮南子》的“无为而治”

发布时间:2020-06-19 02:12
【摘要】:《淮南子》总结社会历史发展与秦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深刻剖析了统治者有为之政对人之本性的戕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淮南子》设定君主是“无为”的治道主体,君主是否秉持无为,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状态。而“无为而治”之所以成为可能,就在于《淮南子》从政治结构构成角度,对君臣民关系进行了理论的设想,并由此确立了能够保证社会和谐运转的政治秩序。《淮南子》实现“无为而治”的重要原则是“因”,它主张君主从已有的客观条件出发,包括君势、臣能、民俗,在因循的基础上发挥人力的作用。具体而言,君主要凭借自身的权势来推行法的力量,在《淮南子》看来,法的客观性取代了君主的主观意志,成为君主垂拱无为的重要保障。但《淮南子》也注意到了法的工具性弊端,由此提出仁治为本,法治为辅来作为国家治理的总纲,并将之贯彻到官僚机构的建设和民间社会的治理之中。对于官僚机构的建设,《淮南子》主张君主要结合仁义道德的要求来确立选拔人才的标准,并结合法、术思想来制臣。对于民间社会的治理,《淮南子》主张君主要因民性制礼乐,将礼乐制度视作民性的自然呈现,并以之对民加以适当节制。同时,《淮南子》尤其强调风俗的为治功能,将其视为法度礼义的重要补充。在《淮南子》看来,“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是“神化”,君主可以凭借自身“至诚”“至情”的精神力量去感化民众,使之自然而然地复归本性。然而,《淮南子》意识到现实社会的实情,“神化”要求君主全德返性,这对德薄欲多的君主来说,只能是一种理论,很难化为实际。所以,《淮南子》从现实出发,描绘了制度、法令、道德都得到真正贯彻的美好社会,这也是“无为”的君主治理下的一个君民、君臣、内外都和谐相处的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23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亘稼;;《淮南子》论人性的弊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李秀华;;论《淮南子》中的儒学批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林飞飞;高旭;;论《淮南子》的君道思想[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李少波;;本然之性与应然之性——《淮南子》人性论的内在逻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刘艳;;《淮南子》道论思想述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陈辉;;《淮南子》人性观新探[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马庆洲;;六十年来《淮南子》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文学遗产;2010年06期

8 冷金兰;;《淮南子》“因”论刍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王险峰;张鸷远;;论《淮南子》对老学无为论的“三大改造”[J];理论月刊;2010年02期

10 汪耀明;;论《淮南子》的文艺思想[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叶君;《淮南子》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徐林;《淮南子》天人感应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2 杨振宇;《淮南子》礼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3 冷金兰;《淮南子》无为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李耀;《淮南子》政治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0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20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7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