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纬》易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05:33
【摘要】:《易纬》包括《乾凿度》、《乾坤凿度》、《稽览图》、《辨终备》、《通卦验》、《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坤灵图》等八种,是相对来说比较完备的谶纬文献之一,也是谶纬文献中颇为精致且极富生命力的部分。《易纬》是相对于《易经》而言的,在本质上是对《周易》经传文本的诠释和发微,《易纬》以融合象、数、阴阳五行及律历形成的卦气理论对《周易》经传展开的别具一格的诠释和发挥使易风为之大变,成为汉代易学的主流特色。《易纬》上括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遗绪,下开两汉象数易学之洪流,在易学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易纬》中包覆着先秦易学思想之精粹和两汉象数易学之慧蘖,关于《易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清易学洪流由先秦儒门易学到两汉象数易学转向的深层动因,并对探讨先秦两汉思想文化、伦理政治及士人风范有着窗口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是易学史研究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价值极高。然纵览学界《易纬》研究现状,仍存在不少问题,重点有如下几个:一、学人的研究多是在谶纬的大背景下附带论及《易纬》,缺少专门针对《易纬》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二、《易纬》乃易学专著,而学界对《易纬》的研究多以针对其中某一哲学问题的探讨和某一篇章的解读为主,有关《易纬》易学思想的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则有待继续;三、对《易纬》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和扩展。 本文针对以上提出的存在于当前《易纬》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确立了从易学天人之学角度为契入点,立足于先秦两汉易学流变的大背景之下,对《易纬》易学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具体思路如下: 本文分八部分。导言部分首先厘清了谶纬关系,之后对《易纬》的性质和成书作了较为中肯的推断,并在对《易纬》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述评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形成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一章对《易纬》的创作背景进行了历史性的探讨,立足于先秦两汉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在对传统天命观的变迁、统治者的价值取向及秦汉黄老盛行等诸多历史因素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寻找《易纬》易学思想形成的深层动因。第二章主要探讨《易纬》易学思想的形上学,立足于《易纬》易道论的本体论哲学和宇宙生成论的缘起哲学角度阐述了《易纬》的阴阳五行天道观及其“法天立人”的伦理价值观。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象和数两个角度进行解读,重点阐述了《易纬》的象数易学理论,对象和数的起源、功用及二者的关系作了相关探讨,确立了象、数在《易纬》易学天人之学中的基础性的地位。第五章、第六章探讨了《易纬》卦气筮占理论和方法,重点阐释了《易纬》卦气占验中的灾异占和帝王占。其中灾异占主要包括四正卦占候、八卦气占候、六日七分及七十二候等内容;帝王占主要包括六十四卦主岁推帝王享国遭厄占及十二消息帝世帝德占等。本文最后的结论部分,对《易纬》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着重论述了《易纬》在易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易学的影响,并肯定了《易纬》的文献、方法论价值、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及其在社会秩序构建过程中的理论意义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221
本文编号:2731389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略论《易纬》的易学思想[J];河北学刊;1999年02期
2 高新民;;《易传》“道”范畴的逻辑考察[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罗锡冬;《易纬》的朴素辩证法思想[J];求索;1989年05期
4 丁培仁;《易乾凿度》思想初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5 于成宝;;《易纬》的“四太”学说辨析[J];社科纵横;2007年10期
6 崔朝辅;;《易·大象》对儒家修身理念的阐释[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唐明伟;党珊;;《尚书》之天命观解析[J];前沿;2007年07期
8 钟肇鹏;《周易乾凿度》的哲学思想[J];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01期
9 任蜜林;;百年来中国谶纬学的研究与反思[J];云梦学刊;2006年02期
10 刘大钧;“卦气”溯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本文编号:2731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3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