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典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02:25
【摘要】: 关学于明代进入变异和中兴阶段,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因而,关学研究中明代关学往往是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关学史上的很多文献资料未被四库全书收录,所以文献的保存、传播和整理相对滞后。同时一些有价值有特色的学者更是被研究者忽视和遗忘。张舜典作为晚明时期的一位重要关学学者就一直未被学界重视和研究。学者们最多是在研究关学史时顺带提及此人,还没有把其当作课题进行专门研究。因此,对其人其学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理解晚明关学的发展状况。 张舜典被清初大儒之一的李槞称为“近代真儒,关中先觉”,与同时期的著名关学学者冯从吾对峙东西讲学,并有“东冯西张”之称。他的“明德为体,明明德为用”的本体工夫思想具有典型的社会转型期恪守儒家正宗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本文在尽力搜集有关张舜典的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文献的系统整理和义理发掘,把他放回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思其所思,力图能对张舜典的思想有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了解,并揭示其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论文除引言外,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仅有的文献搜集基础上勾勒出张舜典的生平事迹,并对其著作进行考证。本文认为,张舜典一生为官时短、讲学时长,但为官讲学都不离弘扬儒家正宗之旨,彰显出真儒之精神。 第二部分是对张舜典所处社会背景和其思想渊源的介绍。社会背景主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思想方面进行论述,着重突出晚明社会转型的表现以及思想界朱、王交替的局面,对张舜典面临的时代问题进行剖析。思想渊源主要从师承关系、其推崇之人及经典等方面论述,表明张舜典思想来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第三部分对张舜典的“明德为体”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和展开。首先,分析了“明德”概念的演化过程,“明德”的内涵在心学后已经由单纯的道德理想演化为一定意义上的道德本体。其次,详细论述了张舜典如何构建其明德本体论,分别从明德为本体的原因、意义、涵义、特征以及本体的呈现等方面论述。其中突出明德本体显露的过程性。 第四部分紧随第三部分论述“明明德”工夫,以此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体现“明德”本体的要求,以达到本体与功夫合一。首先,工夫宗趣是“为致曲之功”,它是一个涵容着丰富的具体践履方法的抽象原则。其次,工夫法门是“慎独”,“慎独”工夫是超越了见闻知识等经验层面的。再次慎独之方从“切己用功”、“默而识之”、“自省”等方面来说,突出具体工夫的多层次性。最后,工夫结果是“大丈夫品格”,是“一心向往于道”的辅世长民者。最终本文认为张舜典的工夫论明显表现出对朱、王的融合。 第五部分从学术特色上对张舜典和冯从吾进行简单的比较,进一步凸显出张舜典思想的特点。本文认为二人在问题意识、“崇正辟邪”、挺立关学道统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学术倾向有别。冯从吾强调湛学中的朱子学内容,突出性理,以救正王门现成派的流弊。而张舜典在继承许孚远重功夫的理论特色基础上,更偏重于透悟本体。 第六部分是结语,在对张舜典哲学思想评价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张舜典对关学学风的继承和发扬。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48.99
本文编号:2749823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48.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瑞泉;默识与体认——熊十力的直觉理论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张显清;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杨国荣;晚明心学中的本体与工夫之辨[J];江淮论坛;1997年01期
4 丁功谊;;万历年间社会思潮的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5 李景林;帛书《五行》慎独说小议[J];人文杂志;2003年06期
6 陈宝良;论晚明实心任事的精神[J];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01期
7 刘学智;关学宗风:躬行礼教,崇尚气节——从关中“三李”谈起[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02期
8 陈俊民;学政不二,礼教为本——从张载关学独特的致思路向看关学研究的新面向[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03期
9 林乐昌;张载关学学风特质论——兼论张载关学学风的现代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赵馥洁;论关学的基本精神[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749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4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