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15 00:47
【摘要】: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和各民族文化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的自我繁殖,而总是要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互相影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也有了百余年的历史。 学术界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有三个来源。一是俄国,二是西欧,三是日本。这三者是并列的关系,并不分谁前谁后。目前对俄国以及西欧对中国传播的研究很多,而对日本研究的材料相对较少。日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其传播效果理应予以重视。19世纪末期一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日本是中国获知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留日学生,如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作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宣传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日本马克思主义者,如河上肇、幸德秋水、X:利彦等,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发展的同时,也向东亚各国,尤其是中国输送了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 本文正是想通过对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中国的早期传播的研究,探讨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的成果,并将结论运用到对中国早期传播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以此来对传播的具体途径进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31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祥耿;关于青年马克思人道主义转变的思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马捷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3 张之沧;;再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4 王玮;论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黄力之;;“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抽象的人道主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6 游兆和;试论人道主义价值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6期

7 顾玉平;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哲学路径[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孟庆仁;;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及其现实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9 韦肖;张宗;;论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4期

10 裴德海;;历史观与价值观同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还原[J];学术界;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杰;论马克思哲学的人道主义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申玉梅;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道主义[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5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55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b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