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基本符号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06:20
【摘要】:在易学体系中,认知或研究一切现象基于时空变化规律的基本方式,就是首先要建立不同特征的“太极坐标系”,然后将被研究对象及其相应的时空状态映射到该坐标系中,以便在此“太极坐标系”中,通过分析被研究对象及其时空状态所分别对应的阴阳五行特征, 以及这些符号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的生克关系,进而得出被认知对象基于时空状态的变化发展趋势。所谓“太极坐标系”,就是把“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天干、地支、重卦、伏羲八卦图、文王八卦图、河图、洛书”等基本的“易道符号系统”即“易学体系中基于易道本旨的全息的图式符号系统”与“东、南、中、西、北等时间和空间方位”按照自然规律建立起相互对应关系,进而形成的“时空合一的方位坐标系”。依托“太极坐标系”,进一步建构形成“一切现象基于时空变化趋势的普适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其一,在“太极坐标系”中,一切现象全部对应转化为“易道符号系统”的表现形式; 其二,通过易道天文历法,时空也可以用这些“易道符号系统”对应表达, 这样“一切现象所对应的时空状态”都有相应的“易道符号系统”与之对应;其三,把“一切现象基于时空的变化趋势问题”转化为“太极坐标系中‘一切现象及其相应的时空状态’所分别对应的‘易道符号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其四,通过分析“‘一切现象’及‘其时空状态’所分别对应的‘易道符号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比如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阴阳五行生克关系等,可推知“一切现象所对应的易道符号系统”基于“不同时空状态”的变化规律;其五,按照“一切现象”与“易道符号系统”的对应关系,逆向推知“一切现象”基于“不同时空状态”的产生、发展、变化、消灭等衍化规律。总而言之,易学要研究一切事物现象基于时空的变化规律,首先要“把无限的事物现象与有限的‘易道符号系统’建立起对应关系”,从而实现“无限←对应→有限”的函数关系。而在应用过程中,则需要“根据‘易道符号系统’的变化特征及其所对应的事物现象”,以及研究者“对实际情况的分析理解”和“基于综合经验能力的易道相应法(相当于综合知识能力下的第一直觉,属于在意识未分别判断之前的一种直接感应觉知的智慧)”,把“有限的‘易道符号系统’所对应的无限的事物现象量化为具体的事物现象”,从而实现了“有限←对应→无限”的函数关系。此种“无限←对应→有限”和“有限←对应→无限”的函数关系的古典表述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具体而言,比如任一组“具体的阴阳现象对”即“(阴象X,阳象Y)”都是“共性的阴阳对”即“(阴■■,阳■)”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由于“共性的阴阳对”变量组可与“所有的阴阳现象对”即“(阴象,阳象)”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且任一组“具体的阴阳现象对”与“共性的阴阳对”的符号本质是相同的,再有任一组“具体的阴阳现象对”中同时都蕴含着“共性的阴阳对”,所以任一组“具体的阴阳现象对”符号都可以作为“共性的阴阳对”符号变量组而与“所有的阴阳现象对”符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由于“一切现象”都能归类对应表示为“阴阳现象对”,故知任一组“具体的阴阳现象对”都能与“一切现象”建立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之中的“任一现象”都能全息地映现“一切现象”,有如佛家经典《华严经》所揭示的“一真法界”之内涵, “一法融摄一切法”,一切法之“法性”都必然由任一法之“法相”来表现,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见“象”即见“性”,万事万物的“道、理、象(相)、数(术)”,皆可于“一象”之中全息蕴含,皆可由“一象”来全息显发。故知“一象即一切现象”,而一切现象之全息整体对应“太极之象”,故亦可名为“一象一太极”。太极之内、外依然是太极本身,因为太极乃“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宇宙全息整体;“太极”一方面分化为“阴阳两仪”,同时“阴阳两仪”对立和合统一于“太极”,即太极蕴含“互相依存、非此即彼、相互转化、极而必反、同体相应、对立统一、分合变化”的“阴阳两仪”。把握“太极”的最方便之法就是把握“对立统一于太极的阴阳之道”。基于“阴阳之道”,向上推演修证可以回归太极和无极之道,向下推演论证可以得知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四重卦,以及伏羲八卦图、文王八卦图、河图、洛书等“易道符号系统”的逻辑建构过程。本论文是以“现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路”,最大限度地“呈现”易学研究“一切现象”的“全面彻底的全息系统整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名为“太极阴阳观”或“易道认知方式”的建构推演过程。所谓“易道认知方式”,即将“至小无内,至大无外”即“从无穷小到无穷大”的宇宙虚空及其含藏的一切现象作为一个全息系统整体即“太极”来研究,其基础核心即是“太极坐标系”及其衍生的“一切现象基于时空变化趋势的普适模型”。本文以严谨的哲学与数学的推理方法,揭示了“易道符号系统”的内在逻辑,对易学研究领域中长期存在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某些堪称“千古之谜”的基本问题做出了合乎古今逻辑的论证推演。比如,易学的“无极、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干支、重卦”等基本符号系统的相互逻辑关系是什么?是如何建构的?伏羲八卦图与文王八卦图如何推演?河图与洛书如何推演?这些易学谜团和问题的科学解读,使得“太极坐标系”及其所衍生的“一切现象基于时空变化趋势的普适模型”科学地呈现出来, 从而形成严整完备的、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易道认知体系”。这些科研成果自然会加速推进古老的“易学”摆脱“神秘”乃至“迷信”的标签,让“易学”中真正的“易道”彰显于世、贡献于世,进而为“现代文明视角的易学研究”和“易学视角的现代文明研究”注入清新的“甘露活水”。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1
【图文】:
【图1-3】!五行循环相生相克图逡逑实篇》中有言:"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①其中所说的"五行无常、金、水"循环相生相克,五行任何之一都不可能长久处于克制兵法》可W看出"五行相生相克学说"在当时应己成为显学,故"之理。逡逑家董仲舒(前179-前104)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五行相生"本。司农尚仁……南方者火也,本朝。司马尚智……中央者±,方者金,大理,司徒也。司徒尚义逦北方者水,执法,司寇也表仁、火代表礼、±代表信、金代表义、水代表智",用现代
上菱位)次第二分法量化太极逡逑立统一于太极,,的阴阳现象对(下交位,上义位)两个维度(涵盖"、南北二维等概念")量化太极,则有【图2-3】所示模式图;逡逑
或"==="。为便于表述,把纯阴交的上下排列名为"老",把纯阳交的上下排列"="名为"老阳(或太阳)";从定义的过程可"上交位的"阴交与"老阳="上交位的"阳交、"老阴"阴交与"老阳="下交位的"阳交都是"对立统一于太极""。如【表2-4】和【图2-6】所不。逡逑【表2-4】:太极么二阴二阳的矩降模式逡逑逦邋—阴一阳演化为二阴二阳逦象位逦I上下演化成上下交位I交位I邋阴仪逦阳仪 ̄二阴交二阳交逦上逦上艾位逦■■逦W逡逑排列成象位逦下逦下交位逦■■逦g逡逑二阴二阳交象排列么名称逦老阴老阳逡逑阴阳逡逑
本文编号:2780166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1
【图文】:
【图1-3】!五行循环相生相克图逡逑实篇》中有言:"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①其中所说的"五行无常、金、水"循环相生相克,五行任何之一都不可能长久处于克制兵法》可W看出"五行相生相克学说"在当时应己成为显学,故"之理。逡逑家董仲舒(前179-前104)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五行相生"本。司农尚仁……南方者火也,本朝。司马尚智……中央者±,方者金,大理,司徒也。司徒尚义逦北方者水,执法,司寇也表仁、火代表礼、±代表信、金代表义、水代表智",用现代
上菱位)次第二分法量化太极逡逑立统一于太极,,的阴阳现象对(下交位,上义位)两个维度(涵盖"、南北二维等概念")量化太极,则有【图2-3】所示模式图;逡逑
或"==="。为便于表述,把纯阴交的上下排列名为"老",把纯阳交的上下排列"="名为"老阳(或太阳)";从定义的过程可"上交位的"阴交与"老阳="上交位的"阳交、"老阴"阴交与"老阳="下交位的"阳交都是"对立统一于太极""。如【表2-4】和【图2-6】所不。逡逑【表2-4】:太极么二阴二阳的矩降模式逡逑逦邋—阴一阳演化为二阴二阳逦象位逦I上下演化成上下交位I交位I邋阴仪逦阳仪 ̄二阴交二阳交逦上逦上艾位逦■■逦W逡逑排列成象位逦下逦下交位逦■■逦g逡逑二阴二阳交象排列么名称逦老阴老阳逡逑阴阳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宁;《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05期
2 史少博;;中国大陆对古代术数研究缺失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11期
3 庞朴;《五行篇》评述[J];文史哲;1988年01期
本文编号:2780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8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