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西体中用”思想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晋华;;李泽厚入选《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J];华文文学;2011年03期
2 邓娜;刘晗;徐飞;;畅论中国美学与文化精神——“李泽厚思想学术研讨会”报道[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3 王世德;;刘再复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重大意义——读刘再复新著的心得体会[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4 ;新书快报[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9期
5 赵士林;;略论“情本体”[J];哲学动态;2011年06期
6 田静;;《论语今读》译注商榷五则[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泽厚;马国川;;辛亥革命散论[J];江淮文史;2011年03期
8 陈德献;;理性与超越:李泽厚美学视阈中的儒道互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彭昊;;漫步《美的历程》[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10 张红军;;从本体到生活世界——论彭富春对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的师承与创新[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克武;;论李泽厚思想的新动向 兼谈近年来对李泽厚思想的讨论[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孙盛涛;;詹姆逊与李泽厚: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个案比较[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平;;“审美代宗教”说的文化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汪济生;;是相映生辉之作,还是自相抵牾之笔?——评实践美学的孪生概念“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龚正伟;;中国人光大自己的“快乐体育”如何?[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8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9 万友生;;略谈中医药现代化[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10 陈有f;;论“下半身”[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萧三匝;李泽厚:改良不是投降,启蒙远未完成[N];南方周末;2010年
2 刘东超(本报书评人);当李泽厚成为研究对象……[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张明扬;李泽厚再谈思想与学问[N];东方早报;2010年
4 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李泽厚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N];文汇报;2010年
5 早报记者 陈良飞;“为什么我们思想界没有李泽厚了”[N];东方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黄锫坚;李泽厚:浮生论事[N];经济观察报;2005年
7 马国川;李泽厚:我和八十年代[N];经济观察报;2008年
8 许阳;性情中人李泽厚[N];中国包装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张健;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N];南方周末;2007年
10 朱航满;难以放逐的青春孤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4 钱善刚;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李春红;刘再复“启蒙文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9 谭佳;现代性影响下的“晚明叙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儒;李泽厚“西体中用”思想探究[D];华侨大学;2011年
2 施依秀;李泽厚学术思想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霞;李泽厚“情本体”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佳翼;李泽厚历史本体论批判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5 朱仁金;康德与李泽厚:西方美学中国化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罗华;李泽厚美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晖;论李泽厚的“情感本体论”[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陆肖智;李泽厚后期美学思想的重心转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炯俊;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美学思想[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尕;“西体中用”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80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8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