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08-20 11:48
【摘要】: 本文旨在对梁启超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作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严格地说中国古代没有政治伦理思想,仅有伦理政治思想。在近代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受边沁及墨子功利思想的极大影响,梁启超构建了政治伦理思想,并以功利主义为根本理念。这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除导论外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历史上的政治伦理观与梁启超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特色。政治伦理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政治理想与政治秩序,以某种伦理观为根本理念,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政治主体的道德理念、政治制度的道德属性等方面的总和。严格地说中国古代的没有政治伦理思想只有伦理政治思想,近代西方的政治伦理主要是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契约伦理,分别以生命、自由和平等为核心价值。梁启超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功利主义为根本理念的功利主义政治伦理。 第二部分论述梁启超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梁启超深入思考了中国近代复杂的社会现实,认为时下中国处于过渡时代,过渡时代需要与其他时代不同的道德品质。受边沁和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结合过渡时代的特征,梁启超对中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基本范畴及基本观点作了适合时代的吸收和发展。主要是在功利目标上,强调效能——救国;在功利原则上强调过渡时代应以国家利益为第一原则。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论述梁启超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梁启超把为政者、强人、新民以及政党都作为政治主体,且不同的政治主体有不同的道德理念。且通过对行政权以及立法权的论述,得出政治权力的价值基础应是公益的结论。在政治运作问题上,梁启超强调效能和秩序,认为要有成效、有次序、有法度地改变传统的政治运作模式,建立责任内阁制来挽救政治衰败。梁启超还认为政治制度的道德属性应是自由,但对自由作了功利理解和调剂,并设计了君主立宪制以保障自由。在政治目标上,梁启超认为过渡时代应以国家自身的利益为目的,但在太平大同时代要以国民全体、人类全体的最大幸福为目的。 第四部分是对梁启超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评价。梁启超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在中国近代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他冷静体察中国近代政治发展,构建了符合政治变迁的政治伦理思想;系统构建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将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理性把握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昭示了近代政治伦理思想的发展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梁启超的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片面强调道德救国使其政治伦理思想具有空想性,脱离了近代中国社会现实,无法在中国社会生根;广泛借鉴古今中外各种思想使其政治伦理思想有杂糅性;高度重视效能目标使其政治伦理思想存在一些矛盾之处,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尽管如此,其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对今天的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伦理有较大的价值:政治伦理思想与社会背景的双向考量——确立和评价政治伦理思想的理性前提;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多种政治伦理思想的融合——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途径;效能目标与非效能目标的有机统——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关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大量阅读梁启超著作的基础上,力求描述与分析相结合,并通过与同时代思想家以及西方思想家的比较中对梁启超的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作出评价。 文章试图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力图全面梳理和系统把握梁启超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二是力图将梁启超的政治伦理思想定位在功利主义这一理念上。从功利主义这一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其政治伦理思想。 但是由于本人学识浅薄,能力有限,文章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对梁启超磅礴巨著的挖掘,再有就是在目前学术界,关于“梁启超功利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这一提法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因此笔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牵强甚至武断的结论等等。但这将是我今后继续努力的动力和方向,期望今后有更大的进步。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25
本文编号:2797935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先菊;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2 徐曼;梁启超与西方伦理学[J];道德与文明;2003年04期
3 邹渝;厘清伦理与道德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4年05期
4 王建新;近十年来国内“政治伦理”基础理论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5 赵玲;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4年02期
6 徐小军;试论梁启超欧游归来后的政治思想倾向[J];前沿;2002年11期
7 吴丽红;论墨家的功利主义[J];齐鲁学刊;1993年01期
8 管仕福;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由观[J];求索;2004年02期
9 张喜平;德性功利主义的转型与反思[J];人文杂志;2000年05期
10 顾红亮;近代功利原则的历史衍化[J];社会科学;2001年12期
本文编号:2797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9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