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朱熹礼学思想渊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16:49
【摘要】:礼学思想是一种以对“礼”的本质及其价值的理性认识为核心,并将礼仪制度的意义以及礼学经典的价值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学说。朱熹礼学思想的形成既得益于儒家传统礼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影响,也受到宋代社会政治发展和理学兴起对礼学构思的现实影响。本文以“朱熹礼学思想渊源研究”为题,对朱熹最终形成礼、理合一的礼学新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缘由进行专门梳理。 儒家礼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独特路径:中国古代文明发生中,祭祀礼仪促进了王权政治国家的形成。西周时期随即通过包涵人文道德属性的礼仪制度来规范君天子臣诸侯的社会政治秩序。但随着礼制规范意义在社会发展中的失效,儒学思想家开始对“礼”进行学理探讨。孔子、孟子和荀子一致将人情作为礼的内在价值基础,而把人性道德修养看成是对礼的体验过程,同时他们也都主张礼并非一成不变,其时宜原则正是要立足实际的人伦规范。然而,孟子更看重“礼”作为人的内在道德本性的内涵,而荀子则注重“礼”维持社会差异结构的价值和功能。进入汉代皇权统治社会以后,《仪礼》、《礼记》和《周礼》相继被汉代最高统治者确立为儒学经典,而汉代儒家学者也在经典与政治的互动下提出“三纲五常”作为礼治实践的核心价值体系,东汉末年的郑玄撰著《三礼注》是希望通过礼制理想来解决现实社会失序的时代问题。 宋代社会发展中,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国家政治权力系统的士大夫与最高统治者共治天下,他们随后就将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明确旨向实际政治事务,礼经研究因而有着明确的治道取向。《周礼》治太平成为宋代政治革新的指导思想,使《周礼》地位攀升。《仪礼》记载古礼仪式,较为难读,再加上遭受政治打击,遂使其在宋代的发展较为曲折坎坷,而《礼记》研究则在宋代发展顺利。朱熹的礼学代表作是《家礼》和《仪礼经传通解》,二者实际上都是《仪礼》研究的新成果。其中,《家礼》是应社会之需,为士庶阶层确立通用之“礼”,而宗法思想是其主要特征。《仪礼经传通解》的编撰,贯穿着朱熹以《仪礼》为经、以《礼记》为传、以《周礼》为纲的“三礼”观,并在礼制构想上形成由家、乡、学、邦国到王朝的系统礼仪制度。 宋代诸多儒学思想家对礼论的阐发,是朱熹形成礼、理合一新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儒学复兴时期,范仲淹、欧阳修、孙复、胡瑗、石介通过“说经”的方式阐明“礼”的治道价值。儒学义理过渡中,李觏、王安石重在“礼”与人性关系的探讨。而理学家周敦颐、张载、二程融“礼”入“理”的礼论推进,对于朱熹尤具启发意义。在朱熹的学术生涯中,礼学研究终其一生,这也是他礼学思想理论创新的基本动力。 朱熹从体用的层面全面提升儒家的礼学思想,将“天理”和“人事”作为“礼”内涵的双重规定。“礼”和“理”之间具有一致性,但“天理”是“礼”的形上根据,而“礼”则是“天理”的形下表现。因而,天道自然运行的秩序法则落实在人伦社会中,就是人伦道德实践的基本准则,实际上也就是“天理”内在于人心本性之中的仁、义、礼、智的“性理”发用是“实理”,它们正是调节人伦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根本所在。所以,外在人伦社会秩序的有效维持其实取决于个人内在的人性道德修养水平,因而,“敬”的涵养工夫与“知”的为学方法相结合,成为“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这一礼学精髓的入手处。在礼、理合一的礼学新思想下,“祭祀”也可以从天地之理的层次上来进行认识。总而言之,朱熹礼学思想的形成具有维护宋代士大夫政治以及捍卫儒家思想学说的明确主旨,而他在一生中充分吸收前人的礼学成果,才建构出一套精致而又务实的礼、理新思想,使其在中国礼学思想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4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普华;《论语》与孔子的礼学思想[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孙文持;;谈老子的礼学思想[J];美与时代;2006年01期

3 戴金波;;胡安国《春秋传》的礼学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俊娥;渠彩霞;;荀子礼学思想的现实价值[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李小山;;从古文运动看李翱的礼学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孙凤;;解读先秦儒家礼学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7 王坤伦;;先秦儒家礼学思想与社会秩序的构建[J];黑河学刊;2010年11期

8 殷慧;肖永明;;朱熹礼学思想建设的启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杨茂义;;《左传》之礼与孔子之礼[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詹子庆;;先秦礼学研究刍议[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力祥;;船山礼之形上属性辨正——以礼即理之礼与礼即气之礼之辨为视角[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燕国材;;《礼记》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王学理;;立畴炎黄二帝的社会意义[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5 夏祖恩;;《礼记》对基本法理的构建[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践;;从《易传》、《礼记》看儒家的人文精神[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7 王子林;;仁智殿殡宫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8 夏一雷;;初探《乐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9 朱彩红;刘炜;任耀琴;;从“有教无类”看学生的全面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郭齐勇;;礼学与现代生活及文明对话[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美术学院 连冕;“礼”是一种设计[N];美术报;2010年

2 杨红兵;不要让教师节为“礼”纠结[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靳凤林;“礼”之意义镜像的伦理学透析[N];光明日报;2005年

4 记者 震宇;萨区千万元“礼包”惠及七千师生[N];大庆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满福;送到农民心里的“礼包”[N];甘肃日报;2011年

6 刘水荣;变味的“礼上往来”当休矣[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7 常春晖;令人纠结的教师节之“礼”[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朱汉民 吴国荣;学治贯通 汉宋兼综[N];光明日报;2007年

9 薛鹏 张雪飞;修身在正其心[N];保定日报;2010年

10 武汉大学国学院与哲学学院教授 郭齐勇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和学生一起“会读”《礼记》[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云;朱熹礼学思想渊源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殷慧;朱熹礼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洪蓉;《礼记》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张琳;荀学三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江辉;晚清江浙礼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王纪波;《礼记》与儒学意识形态的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胥仕元;秦汉之际的礼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李季;荀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锷;《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桂民;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艳;从礼学视域研究荀子文艺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杰;论荀子的礼学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杨延霞;论孟子的礼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司伟;《管子》礼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任和;《礼纬》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夏冰;论孔子的礼学思想[D];海南大学;2010年

7 王燕;孟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D];河南大学;2013年

8 胡丽蓉;梁漱溟礼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步蓬勃;作为哲学问题的“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8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98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