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0-09-09 08:28
“慎独”一词最先出现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两书中,它不但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术语,也是中国传统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慎独”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千百年来人们对“慎独”的理解大多局限于“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70年代马王堆帛书和90年代郭店竹简的发现,为人们对“慎独”本义的新理解提供了确实可凿的史料依据。 学界对中国传统儒家之“慎独”思想本义的解读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中国传统儒家之“慎独”思想,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本研究试图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进行一番考察,并在最后提出“慎独”思想之于当代的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这一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研究的新意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多观点简疏。纵观前人和他人对“慎独”的研究主要有谨慎独处论、“慎独”之心学解释、“慎独”之当代诠释、“慎独”之多元解读等四种观点。 第三部分,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考察。这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主要从词源学与发生学两个角度来考察“慎独”之本义。从词源学的角度,分别梳理了“慎”与“独”二字的内涵。中国传统儒家“慎独”思想涵盖在这二字之中,又超出这二字之外。从发生学的角度,主要以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大学》、《中庸》为准则,对“慎独”之本义做了一考察。另外,又借助简帛《五行》中有关“慎独”的部分做了介绍与分析。然后得出“慎独”也即是让一个人回归本性、反观自照的结论。在这部分的最后阐释了中国传统儒家之“慎独”的内容,也即“诚”是“慎独”的前提、“隐”、“微”是“慎独”的切入点、“慎心”是“慎独”的关键。 第四部分,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当代价值。这部分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下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思考。“慎独”是对内在欲望的挑战,“慎独”是一种“反求诸己不假外求”的道德修养方式。鉴于当下的道德滑坡现象,试着从社会风气、学校道德教育、网络道德建设等方面做一简要概括与阐释。“慎独”之于社会风气的启示主要从现代人急躁、功利、近视等方面进行说明。“慎独”之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启迪主要从中学生和大学生两个群体中加以阐发。“慎独”之于网络道德的建设主要从当前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出发指出我国今后网络道德建设的出路。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B222
本文编号:2814744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B22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闯;借鉴“慎独”思想加强网络道德建设[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4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1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