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与徐敬德哲学比较
发布时间:2020-09-21 08:35
我国明朝中叶著名的哲学家王廷相和韩国(朝鲜)朝鲜朝的哲学家徐敬德,生活的时代大致相近,其哲学基础都是继承了张载的气学。本文从王廷相与徐敬德的生平、时代背景、和学术氛围、学术渊源出发,分析影响他们思想的诸种因素,从中找出哲学发展的若干规律。以此为基础,从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三个方面对他们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并分析他们哲学思想的异同和特色。 在王廷相和徐敬德的哲学体系中,他们的本体分别是“元气”与“太虚”,实质都是“气”。气是世界的本源,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充塞宇宙的。它无形而实有,能聚散而无灭息。由于气本身的矛盾,使得气不断的聚散,从而使得万物的不断的产生与灭亡。与徐敬德明显不同的是,王廷相在解释万物生成的差异性时创造性的提出了“种子说”。 在认识论上,王廷相在认识的来源上提出“合内外而一之”,论证了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在认识的阶段上,提出可分为“见闻”和“思虑”两阶段,并阐述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知行兼举”,强调实践的极端重要性。徐敬德在认识论方面则主要是强调“格物致知”、知识要躬行、在知识的获得上尤其强调内心的体悟。 在人性论方面,王廷相认为“性生于气”,人性善与恶的根源是由气禀造就和后天习得。在人性修养方法上,他提倡“动静交相养”。徐敬德认为“性即气”,人性之善恶由于情感搀杂其中。在人性修养方法上提倡“至日养心”,和“主敬”,做到“知止当止”。尽管说法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遵守封建伦理道德,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相同的时代和理论基础的大致相同,使得他们哲学思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哲学渊源不同、国情迥异、生平经历各殊、思维方式各异和学术背景的差异,又使得他们的哲学思想同中有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哲学思想。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B248
本文编号:2823294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B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u&平;中韩气哲学比较研究——以张载和花潭为代表[J];当代韩国;2002年04期
2 朱昌彻;浅论王廷相的认识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严健羽;王廷相对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大贡献[J];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4 力涛;王廷相认识论范畴体系[J];社会科学;1989年05期
5 程方平;;王廷相哲学思想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瑜力涛;王廷相的宇宙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6期
7 葛荣晋;;王廷相历史观诸范畴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8 力涛;;论王廷相无神论范畴体系[J];齐鲁学刊;1987年03期
9 力涛;王廷相的人性论范畴探索[J];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3期
10 力涛;王廷相的本体学说[J];文史哲;1985年05期
本文编号:2823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2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