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使用的哲学探究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N0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技术使用相关文献
1.3.2 技术使用者相关文献
1.3.3 小结及述评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的厘定
2.1 技术究竟是什么
2.1.1 技术的多维解读
2.1.2 技术的属性
2.1.3 "技术总是物象化为人造物的技术"
2.2 技术与使用的内在关联
2.2.1 "使用"的词义考
2.2.2 技术的使用本质
2.2.3 使用的技术内涵
2.3 技术使用:使用者对技术的使用
2.3.1 技术使用的概念厘析
2.3.2 技术使用的基本要素
2.3.3 技术使用的相关辨析
2.3.4 技术使用的基本特征
2.3.5 技术使用的基本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使用的多元面相
3.1 生活世界与技术使用
3.1.1 "生活世界"是什么
3.1.2 "生活世界"生成于技术使用中
3.1.3 技术使用现身于"生活世界"里
3.2 "经验转向"下的技术使用
3.2.1 专注于人工物的"经验转向"
3.2.2 技术人工物的功能彰显
3.2.3 技术使用:技术功能的情境化
3.3 技术使用的哲学意蕴
3.3.1 海德格尔的"上手的用具"
3.3.2 伊德的"人-技术"四种关系模型
3.3.3 芬伯格的"次级工具化理论"
3.3.4 堂娜·哈拉维的"赛博格"
3.4 技术使用的哲学向度
3.4.1 技术使用的本体论向度
3.4.2 技术使用的认识论向度
3.4.3 技术使用的伦理学向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使用的共时结构
4.1 技术使用的主体——技术使用者的角色透视
4.1.1 技术使用者的界定
4.1.2 技术使用者的三重角色
4.1.3 对技术使用者角色的反思
4.2 技术使用的客体——技术人工物的属性考量
4.2.1 技术人工物的界说
4.2.2 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
4.2.3 对技术人工物属性的再思考
4.3 主客体的互动关系——技术使用的过程解析
4.3.1 技术使用:使用者与技术的协同建构
4.3.2 技术使用的知识建构过程
4.3.3 技术使用的价值建构过程
4.3.4 技术使用的伦理建构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使用的历时情境
5.1 技术使用与情境
5.1.1 技术使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寓身之所
5.1.2 技术使用的情境性
5.1.3 技术使用情境的演变
5.2 经验型技术使用的情境
5.2.1 经验型技术与农业社会
5.2.2 经验型技术使用活动的共性特征
5.2.3 在混沌中共生:经验型技术使用情境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5.2.4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形成与原始和谐
5.3 实体型技术使用的情境
5.3.1 实体型技术与工业社会
5.3.2 实体型技术使用活动的共性特征
5.3.3 走出混沌:实体型技术使用情境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5.3.4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开启与"单向度的人"
5.4 知识型技术使用的情境
5.4.1 知识型技术与信息社会
5.4.2 知识型技术使用活动的共性特征
5.4.3 一体化:知识型技术使用情境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5.4.4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异化走向反思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使用的情境建构
6.1 技术使用情境建构的理论自觉
6.1.1 困境与救赎
6.1.2 人性根基
6.2 技术使用情境建构的实践诱因
6.2.1 技术使用进程中的风险凸显
6.2.2 技术使用进程中风险的现实化
6.2.3 技术使用进程中的风险嬗变
6.2.4 技术使用风险的人性审视
6.3 技术使用情境建构的观念支撑
6.3.1 价值观和自然观在技术使用中的深度作用
6.3.2 生存性价值观与主客一体
6.3.3 人本性价值观与主客二分
6.3.4 生态性价值观与主客协同
6.3.5 在多样性价值的自然界里诗意栖居
6.4 技术使用情境建构的必然途径
6.4.1 技术使用活动的理念
6.4.2 实施可持续的技术使用方式
6.4.3 在技术使用中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技术哲学应该关注技术使用
7.2 哲学视域下的技术使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技术工具知识的建构与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的哲学初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王德伟;;《人工物引论》目录[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肖显静;;科学、技术、人工物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技术化科学与科学化技术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陈红兵;陈玉海;;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王德伟;;关于国际“技术人工物的双重性”的研究综述[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6 王德伟;;技术知识是科技工作者联盟的知识基础[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朱勤;;技术中介理论:一种现象学的技术伦理学思路[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陈凡;;现象学技术哲学:从本体走向经验[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潘恩荣;;设计研究:历史与客观性[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10 荆筱槐;;公众参与规约技术价值观解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教授 吴国盛;近代科学兴起的最重要标志[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何立松;也谈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N];学习时报;2005年
3 肖家玉邋张义刚;新龙县加强有害生物监测防治[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4 水华(书评人);理解我们的生活世界[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小辉;写在环保上的商机[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6 驻京记者 李雪墨;九州通九子联袂[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徐奉臻;“道”“技”之间:反思现代技术[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柳苇;让建筑符合风景精度[N];中国建设报;2002年
9 记者 许继志;州直首个有机大米产品上市[N];伊犁日报(汉);2007年
10 H·S·哈里森;牛津版《技术史》精选[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多闻;技术使用的哲学探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孙启贵;技术与社会的创新及其协同演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张秀武;技术设计的哲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李亦军;基于Mie散射的微粒浓度和粒度测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05年
5 朱勤;实践有效性视角下的工程伦理学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美岚;工程思维探析[D];南昌大学;2006年
2 高松;建筑的存在与信仰[D];天津大学;2008年
3 姜华;工程使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田野;《文始》初文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刘宗保;形、名语素构成复合词的语义类组合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严密;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实验室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张露;“在场”审美经验下的场所营造方式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贺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的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志云;工程共同体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杜芳芳;社会技术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6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26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