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21:13
   哲学作为自觉形态的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中国占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大众化和中国化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集和借鉴多方面的经验和智慧,特别是应该汲取那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理论家的经验和智慧。 李达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一生通过研究、翻译、著述、讲授和理论斗争,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从一个外来的理论转变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嬗变过程中,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第一阶段,他始终战斗在理论的前沿阵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又因为他与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期保持着密切的理论往来,从理论原则、实践方法等方面总结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对今天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着莫大的裨益。 本文采用比较和归纳等多种方法对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进行研究,试图从理论上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以采用的有效方法。文章发现:首先,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索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逐步推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意识提供动力和指引,这个问题意识就是“中国社会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主题。其次,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工作分为理论上的大众化和实践中的大众化两个领域,在这两个领域中,大众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都必须坚持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认识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并且始终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第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际形式上,李达也有独到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些形式概述起来主要两种:一、翻译与著述;第二、交流与解说。在两大形式的活动中,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有益的探索,通俗化和系统化、思想一致和形式多样、理论研究和实践解说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统一,是凝聚着李达毕生心血成就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伟大功绩的基本手段。 我们今天必须借鉴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丰富思想,推进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李达的问题意识、遵循原则和基本方法等方面的经验来看,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必须紧扣时代的主题,把哲学的大众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始终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必须像李达始终所坚持的那样,始终把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结合时代条件的最新发展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看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B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及理论创新
    五、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意识及实现形式
    第一节 面向大众的哲学问题意识
        一、 理论探求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二、 “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哲学自觉
        三、 从个人觉醒到发动群众
    第二节 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实现形式
        一、 研读、翻译、著述与大众化
        二、 交流、解说与大众化
        三、 “两论”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哲学大众化
第二章 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在理论和实践中推进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 在思想斗争中逐步推进的原则
        二、 与革命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大众化的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一、 通俗化与系统化
        二、 思想一致与形式的多样化
        三、 研究与解说
第三章 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若干启示
    第一节 大众化与中国化紧密结合
        一、 大众化是中国化的一部分
        二、 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
    第二节 理论大众化与时代的最新发展有机整合
        一、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众化的基本前提
        二、 紧扣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题是大众化的根本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列表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汪信砚;;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及其深刻启示[J];江海学刊;2012年02期

2 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1期

3 郭建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与中国化——纪念艾思奇诞辰100周年[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吕世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性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82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2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4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