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马克思对康德实践自由观的超越

发布时间:2020-09-27 10:21
   本文的旨趣在于通过对康德与马克思这二者的实践自由观所进行的对比与研究,来阐证马克思对康德自由理论的继承、批判与超越,从而彰显马克思对于西方传统自由观的革命性变革。 通过对康德自由思想的理论探讨,本文认为:从外在的现实角度出发,康德的自由是主观性与个体性的;从内在的逻辑角度出发,康德所谓的自由又只能在彼岸世界之中实现。于是,康德的自由尽管立足于尘世的道德领域并且充满着理论的理想性,但却缺少现实化的理论维度。 马克思从现实的实践观点出发,首先对抽象主体自由观进行了批判,并将主体的自由确立在现实的实践活动领域,由此也得出人的本质存在是实践活动的自由存在。而劳动作为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也是人类所独有的具有自由自觉特性的一种活动形式。正是由于劳动的此种性质,人类才能努力地实现着符合于自身“类本质”的“类生活”。而异化劳动的存在使得类生活异化,因此自由的实现方式就在于通过现实的革命活动对异化劳动进行消除。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对异化劳动的真正扬弃,因此自由的实现方式与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保持一致的,也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过程。 这样,将马克思对康德实践自由观的超越之处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从自由的存在方式来看,马克思的“实践自由”以其客观性超越了康德的“意志自由”所具有的主观性;从自由的实现方式来看,马克思的“消除异化”以其社会性超越了康德的“道德自律”所具有的个体性;从自由的演进方式来看,马克思的“自由王国”以其历史生成性超越了康德的“目的王国”所具有的尘世理想性。
【学位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0-0;B516.3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
    四、 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五、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康德的实践自由观
    一、 康德自由观的提出
        (一) 认识领域内主体无自由
        (二) 主体在实践领域内自由的可能性
        (三) 意志自由是道德的基础
    二、 自由的存在方式:意志自律
        (一) 纯粹意志与经验性意志
        (二) 自律是意志的属性
        (三) 意志自律是道德法则的存在基础
    三、 自由的实现方式:对道德法则的遵守
        (一) 普遍性原则:“义务”是目的
        (二) “人是目的”:“他人”是目的
        (三) “每个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道德”是目的
    四、 自由的演进方式
        (一) 感性的自我约束:不自由
        (二) 意志的自我立法:真正的自由
        (三) 意志的普遍立法:全体的自由
    五、 康德自由观的理论局限
        (一) 自由的主观性
        (二) 自由的个体性
        (三) 自由的彼岸性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实践自由观
    一、 马克思自由观的提出
        (一) 对抽象主体自由的批判
        (二) 主体自由在实践领域的确立
        (三) 人的本质存在:实践自由
    二、 自由的存在方式
        (一) 自由主体:类存在
        (二) 自由活动:类活动
        (三) 自由目的:类生活
    三、 自由的实现方式
        (一) 异化劳动的消除
        (二) 生产方式的变革
        (三) 人的本质的复归
    四、 自由的演进方式
        (一) 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中的自由:无自由
        (二) 人的独立发展形态中的自由:限制性自由
        (三) 自由个性的联合体形态中的自由:整体的自由
第四章 马克思对康德实践自由观的超越
    一、 从“道德主体”的自我救赎到“实践主体”的自我解放
        (一) “感性主体”对“意志主体”的超越
        (二) “实践自由”对“意志自由”的超越
        (三) “感性解放”对“道德愉悦”的超越
    二、 从个体的“意志自律”到一切人的“实践自由”
        (一) “自由活动”对“纯粹意志”的超越
        (二) “改变世界”对“约束意志”的超越
        (三) “消除异化”对“道德自律”的超越
    三、 从“目的王国”的尘世境界到“自由王国”的历史实现
        (一) “实践目的”对“人是目的”的超越
        (二) “历史解放”对“自我救赎”的超越
        (三) “自由王国”对“目的王国”的超越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盾;从启蒙运动看康德先验伦理学的动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陈刚;善与自由——论马克思的道德价值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 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陈刚;;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新探[J];学海;2006年01期

6 张传有,张清;康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西方康德伦理学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张志伟;伦理学中的“哥白尼革命”——兼论康德的道德世界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8 王淑芹;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追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杨深;从处境中的自由到社会历史中的自由——论萨特自由观的演变[J];哲学研究;1992年12期

10 李秋零;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J];哲学研究;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2827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27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0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