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阳明哲学对《大学》思想的全新诠释

发布时间:2020-09-29 23:35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在宋明理学期间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其在宋明时期起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四书,且为四书之首。朱熹为其做《大学章句》以补其错简、阙文。而阳明则在早期的推崇朱子哲学之后回归古本《大学》,并对朱熹的《大学章句》进行了批判,消解朱熹哲学的权威性,并在此阶段通过心即理、心外无物等思想将心物关系重新诠释,并以诚意为核心,由诚意统率格物,使在外的格物穷其理向内转变,将格物转变为格心。到了后期阳明又提出的致良知说,用致良知代替诚意成为心之本体,由致良知统率正心、诚意、格物等工夫手段,提倡知行合一,在内通过充拓良知达到内圣,在外通过格物等工夫手段达到外王,使内圣和外王这一中国传统儒学所追寻的最高境界统一起来。在其晚年的时候,阳明又将心物同体贯穿于其思想之中,在晚年讲学之时只谈万物同体的问题,而万物同体也成为其哲学思想的最终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思想的解析,梳理阳明对《大学》思想是如何继承和完善创新的,对阳明最初的困惑到致良知哲学体系的建成进行分析,展现出阳明在《大学》思想基础上建构出的心学体系。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248.2;B22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阳明之前对大学的研究概述及大学的基本思想
    1.1 汉唐时期《大学》和《礼记》的关系
    1.2 宋明理学对大学的依附和阐述
    1.3 《大学》的基本思想和作为宋明理学理论依据的可行性
2 阳明生平及其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2.1 阳明生平及其早年对朱子哲学的探索
    2.2 龙场悟道
    2.3 致良知
3 阳明对朱子《大学》改本的批判和对《大学》思想的继承
    3.1 阳明对朱子《大学》改本的批判
        3.1.1 错简阙文之辩
        3.1.2 “亲民”和“新民”之辩
        3.1.3 大人之学之辩
    3.2 阳明在《大学》思想为基础下建构的哲学体系
        3.2.1 心即理——继承《大学》的心体思想
        3.2.2 心外无物——继承《大学》的心物关系
        3.2.3 诚意格物——继承《大学》诚意格物关系的思想
        3.2.4 致良知——继承《大学》的致知思想
4 阳明构建的哲学体系对《大学》思想的升华
    4.1 心性思想的升华,心即理
        4.1.1 心即理,阳明心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4.1.2 心之本体乃至善之根源
    4.2 诚意统率格物,诚意为主脑,格物为功夫
        4.2.1 体系的主脑——诚意
        4.2.2 实现诚意的手段——格物
    4.3 心外无物,对心物关系的重新诠释
        4.3.1 意,心物之间的桥梁
        4.3.2 构造心体的意义世界
        4.3.3 物我同在,天人合一
    4.4 致良知,致吾心之良知
        4.4.1 良知,道德意识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4.4.2 致良知,致知思想的全新诠释
5 致良知体系下的大学思想
    5.1 核心转换,“致知”代替“诚意”
    5.2 致良知的最高境界万物同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载皓;船山论朱学与王学[J];船山学刊;1998年01期

2 赵玉兰;“以天统人”与“以人统天”——从对《大学》的重解看朱熹、王阳明的天人合一[J];船山学刊;2004年03期

3 朱雪芳;比较朱子与王阳明的“格物”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吴伯曜;;阳明心学对晚明四书学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陈声柏;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6 赵卫东;德性主义的重建——王阳明之良知对朱熹天理的扬弃[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王建宏,朱丹琼;论朱熹的《大学》观[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王建宏;;《大学》本义——礼制文明精神的总结[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王丽霞;朱熹《大学章句》与王阳明《大学问》认识论之比较[J];学术论坛;2000年05期

10 管丽霞;朱熹、王阳明哲学进路比较研究——从对《大学》文本的不同解释来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830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30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f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