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卢卡奇的合类性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2:11
   卢卡奇晚年写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是其一生经验的总结,其中,对“合类性”的产生与实现机制的探求贯穿全书的始终。“合类性”思想是他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的深刻探索,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本文选取他的这一重要思想进行论述,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是对合类性思想的背景概述。卢卡奇写作《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时,社会主义的发展遭遇重重困难,他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的前途作理论论证。在吸收、借鉴黑格尔的历史观、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上,卢卡奇提出了合类性思想。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合类性”思想的理论铺垫。首先,“社会存在”是此书的核心范畴,也是“合类性”思想的基础;其次,“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但此时的异化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异化在表现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领域,工人虽然获得了闲暇时间,但仍被资本家牢牢地控制,因此,卢卡奇放弃了马克思提出的在闲暇时间使人类获得解放的思想,转而返回劳动时间寻找出路,于是,卢卡奇提出了“合类性”思想。第三章论述通向合类性的道路。卢卡奇指出,通过劳动人类已经实现了从“无声的类”向“非无声的类”的转变,但至今为止,人类仍然处于“非无声的类”的初级阶段——“自在的合类性”,必须实现向“自为的合类性”的飞跃,到那时,合类性与个性将实现统一,人类终将扬弃异化,获得解放,进入马克思所预见的“自由王国”。 卢卡奇合类性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显现了卢卡奇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主要倾向,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价值理想的思想。不足之处是为了建构一个本体论体系,卢卡奇过分强调了社会存在的整体性,使自己的理论表述陷入了令人费解的局面中。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B08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合类性思想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合类性思想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合类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1.2.1 黑格尔的历史观
        1.2.2 费尔巴哈反宗教的类本质思想
        1.2.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第二章 合类性思想的理论铺垫
    第一节 合类性思想的载体——社会存在
        2.1.1 社会存在的生成
        2.1.2 社会存在的涵义
    第二节 合类性思想的发端——晚期异化思想
        2.2.1 异化的本质
        2.2.2 日常生活异化
        2.2.3 扬弃异化的出路
    第三节 合类性思想的提出
        2.3.1 "类"概念辨析
        2.3.2 合类性思想的提出
第三章 合类性的实现过程
    第一节 从"无声的类"到"非无声的类"
    第二节 从"自在的合类性"到"自为的合类性"
    第三节 社会化推动合类性的发展
        3.3.1 社会化进程
        3.3.2 社会化推动合类性的发展
    第四节 个性的完善推动合类性的发展
        3.4.1 个性的形成过程
        3.4.2 个性的完善推动合类性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7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0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30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