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论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2 08:24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界异常活跃,“问题与主义”之争持续时间不长,但却触碰到一些时代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其发生在五四时期的大背景下,事件当事人李大钊和胡适在论战中各自表达了不同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对于“问题与主义”之争,解放后以及之后的很长时间,由于受到“左”的思想的长期影响,学术界一直都侧重强调李大钊与胡适观点的分歧和两者的不可融合,对胡适也存在着诸多偏见,“反马克思主义者”、“帝国主义走狗”等等经常见诸报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越来越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与主义”之争,实事求是,并对事件主要当事人胡适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一些文章和见解也能较客观的做到客观与公允. 本论文力求回归当时特定情境,力求还原真实。本文研究特点是细致分析“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国际国内背景,论战过程,并对论战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较详细的补充,对论战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思考,此外还有对“问题与主义”论战主要当事人李大钊和胡适的家世,思想等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这场论战。本文研究内容上,首先,本文详细交代了“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国际与国内背景,还有详细比较了李大钊与胡适的个人背景,细致入微,体现了更多的人文情怀;此外还细致描述了“问题与主义”论战的过程,论战的兴起与发展,论战的结束,探讨了李大钊与胡适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思想的相通之处,为“问题与主义”论战提供重要补充;最后文章讨论了“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作者对论战进行了总结,客观评价了论战的实质。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26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2 “问题与主义”论战背景
    2.1 “问题与主义”论战的时代背景
        2.1.1 社会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
        2.1.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1.3 知识分子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反思
    2.2 问题与主义”论战主要人物李大钊与胡适的人生背景
        2.2.1 二人的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
        2.2.2 胡李二人早年的留学经历
        2.2.3 回国后,“问题与主义”论战前两人的表现
3 “问题与主义”论战的过程
    3.1 “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兴起和发展
        3.1.1 要马克思主义还是实验主义
        3.1.2 要社会革命还是改良主义
    3.2 “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结束
        3.2.1 李大钊与胡适观点的相通之处
        3.2.2 “问题与主义”论战的余音
4 “问题与主义”论战的意义
    4.1 “问题与主义”的意义
        4.1.1 “问题与主义”论战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2 “问题与主义”论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1.3 “问题与主义”论战促进了思想解放
    4.2 关于“问题与主义”论战的思考
        4.2.1 “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实质
        4.2.2 对“问题与主义”论战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玉和;胡适与五四运动[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彭学涛,龙心刚;近五年来李大钊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04期

3 高伯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06期

4 任访秋;胡适论[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5 张艳国;;论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变革[J];江汉论坛;1990年09期

6 张艳国;评孔思潮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江汉论坛;2002年01期

7 康凤云;张艳国;;近年来李大钊传播唯物史观研究述评[J];江汉论坛;2007年12期

8 郑振铎;;新文化运动者的精神与态度[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邵重生;;“五四”时期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辽宁师院学报;1980年04期

10 朱仲玉;;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九年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J];史学史研究;1981年03期



本文编号:2832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32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2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