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杨时在两宋之交理学传承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0-10-10 10:46
杨时是两宋之交理学史的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他曾先后受学于程颢、程颐,被时人推许为“程氏正宗”,在他一生的时光中,充满了为传承及播扬洛学所做的努力,贯穿了洛学由私学而成为禁学、再成为官学的这一系列地位变迁的全程;其在洛学南传入闽的过程中,在融摄理学诸家学说,从而使得理学的发展链条由二程而至朱熹的传承体系之中,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解析杨时在两宋之际的一连串动荡之中,为传承及播扬洛学所做的贡献。一,介绍杨时进行传承及播扬洛学活动时的历史背景,通过对于杨时在对二程典藉的整理,以及站在洛学学者的立场对于儒学典藉重新解注与发现上的功绩的讨论,说明其对于洛学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二,讨论杨时对于《中庸》一书的推崇及其在理学四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贡献,说明杨时在理学体系的最终形成中所做的贡献。三,探讨在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下,杨时为了张大理学,在承接二程思想的基础上,也注意对与洛学并行于世的理学其他学派学说的吸收融摄,从而为集理学大成的朱熹思想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B244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杨时对二程典藉的整理与对洛学的传承
第一节 对二程著作的传承与整理
一、 编纂《河南程氏粹言》
二、 校订《伊川易传》
第二节 张扬洛学与批判王氏新学
一、 《上渊圣皇帝书》
二、 批判荆公新学
第二章 杨时在理学《四书》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第一节 对《中庸》一书的推崇
一、 承接道明先生之余绪
二、 体验未发之心的思路
第二节 在《四书》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一、 强调《四书》在圣学中的地位
二、 提出《四书》的传承顺序
三、 以"正心诚意"将《四书》贯穿为一个整体
第三章 杨时在理学学说思想体系上的建树
第一节 杨时在本体论上的建构
一、 对于"天理"范畴的论述
二、 对"理一分殊"说的发展
三、 将张载"气论"纳入其"天理"本体之中
第二节 杨时在认识论中的两个路向
一、 作为认识论基础的人性论
二、 由"格物致知"而至"反身而诚"
三、 静中体认未发气象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5076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B244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杨时对二程典藉的整理与对洛学的传承
第一节 对二程著作的传承与整理
一、 编纂《河南程氏粹言》
二、 校订《伊川易传》
第二节 张扬洛学与批判王氏新学
一、 《上渊圣皇帝书》
二、 批判荆公新学
第二章 杨时在理学《四书》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第一节 对《中庸》一书的推崇
一、 承接道明先生之余绪
二、 体验未发之心的思路
第二节 在《四书》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一、 强调《四书》在圣学中的地位
二、 提出《四书》的传承顺序
三、 以"正心诚意"将《四书》贯穿为一个整体
第三章 杨时在理学学说思想体系上的建树
第一节 杨时在本体论上的建构
一、 对于"天理"范畴的论述
二、 对"理一分殊"说的发展
三、 将张载"气论"纳入其"天理"本体之中
第二节 杨时在认识论中的两个路向
一、 作为认识论基础的人性论
二、 由"格物致知"而至"反身而诚"
三、 静中体认未发气象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黎昕;;杨时“理一分殊”说的特色及其对朱熹的影响[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02期
2 杨青,杨钊;论“吾道南矣!”──杨时倡道东南的历史功绩与当今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3 朱修春;杨时政治思想述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朱修春,林凤珍;杨时的“理一分殊”学说发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衷尔钜;从洛学到闽学——综论杨时、罗从彦、李侗哲学思想及其历史作用[J];中州学刊;1991年01期
本文编号:2835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3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