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哲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1 23:17
论文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中心,以语境方法为核心探讨意识认知现象中的哲学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对于意识问题的认知模型,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对意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意识问题的语境认知构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意识的本体论研究,包括对当前各种坚持物质一元论的心灵解构理论和坚持二元论立场的意识理论的概述,且对当前意识认知现象中提出的新的本体论—数字本体论与结构本体论均进行了分析介绍,并从语境论的角度论证了意识的结构本体论立场,从而弥补国内外研究中,在科学层面上,仅仅把语境作为分析具体意识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而没有从哲学层面上提炼语境分析在意识问题上的本体论意义的缺陷。语境论认为认识归因的真理是随着构成和评价归因的语境变化的,具体到意识问题,语境论认为意识的产生机制依赖于正被认证主体评价的语境这个事实。二、将语境分析贯穿到意识的认识论研究中。主要是对意识语境模型的特征进行分析,试图运用语境分析为意识研究中的感受质问题、同一性问题和意识的功能建立一个融贯的认识体系。意识语境模型的特征包括语境是无意识的专门处理器组成的关于某个固定信息的处理模式;语境还会形成等级性的语境层级;意识内容与无意识的语境彼此转化过程。感受质的变化真是由于意识内容与无意识的语境彼此转化的过程导致,因此不能以感受质的改变否认感受质的真实存在。同一性问题则是源自语境层级,语境层级导致了我们对自我同一性的体验,这种体验也是真实的。从语境解释意识的功能,则把意识演化的社会性能力内化为智能体的一种生物调节机制,从而更好地解释了意识与无意识的作用机制。三、意识的方法论研究,包括现象学的第一人称方法;功能主义还原论的第三人称方法;神经科学还原论的第三人称方法;语境分析方法。重点是这些意识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第一人称方法倚重主观的意识经验本身,但是对意识问题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纲领,而且无法解释物理世界的因果封闭性原则。第三人称方法倚重大脑中客观的信息加工过程,或者大脑中各个生理层面的化学变化,但是始终无法合理地解释大脑中的物质变化过程是如何产生主观的意识体验这个问题。语境分析方法不但为意识形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解释,而且具有客观的可操作性,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都证实了语境的存在及其联接的方式。四、意识的认知构架,认知主义的认知构架和联结主义的认知构架没有为意识提供恰当的解释,因此必须为意识认知构架提出新的建模。论文以语境方法为突破点,挖掘语境与智力系统的能力机制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语境作为认知构架核心要素的理由,及以语境建构认知构架的可能性;语境认知构架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内嵌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机制,所遵循的认知规则以及在意识的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进一步厘清语境等级作为一种表征体系,与认知主义的“符号"、联结主义的“联结”所蕴含的不同的哲学基本假设,并进一步揭示了语境与认知复杂系统的耦合机制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而是共存于认知构架之中的事实。 整个探讨表明,意识的语境化研究不但有具体科学的经验证据,更体现了一种新的哲学基本假设,成为现时代科学技术、人文理解等共同关注的焦点。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016.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意识的结构本体论
1.1 关于意识本质的主要观点
1.1.1 二元的心身交互理论
1.1.2 一元的心灵解构理论
1.2 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意识理论
1.2.1 塞尔对意识的界定
1.2.2 塞尔对传统范畴的批判
1.2.3 对塞尔意识理论的本体论分析
1.3 丹尼特的意识理论
1.3.1 丹尼特的意识研究方法及其意识理论
1.3.2 塞尔与丹尼特意识理论之争
1.3.3 丹尼特意识理论的本体论分析
1.4 数字本体论 vs.结构本体论
1.4.1 数字本体论
1.4.2 结构本体论
1.4.3 反对数字本体论的理由
1.4.4 支持结构本体论的理由
第二章 意识的语境认识论
2.1 意识的认知原理
2.1.1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本体预设
2.1.2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对具体意识现象的解释
2.1.3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哲学意义
2.2 意识的认知属性:感受质问题
2.2.1 哲学中的感受质
2.2.2 关于感受质的几个著名的思想实验
2.2.3 贝内特与哈克对感受质的质疑
2.3 意识的同一性问题:是否存在意识的认知主体?
2.3.1 关于自我的理论
2.3.2 意识的整体性问题
2.4 意识的认知功能
2.4.1 意识是否具有功能性?
2.4.2 意识的社会功能
2.4.3 意识的生物功能
第三章 意识研究的方法论
3.1 第三人称方法vs.第一人称方法
3.1.1 第三人称方法
3.1.2 第一人称方法
3.2 现象学方法
3.2.1 胡塞尔的无身认知方法
3.2.2 梅洛·庞蒂的具身认知方法
3.3 意识“有镜厅”隐喻还原方法
3.3.1 意识“有镜厅”隐喻的涵义
3.3.2 意识“有镜厅”隐喻还原论方法中的论证问题
3.3.3 意识“有镜厅”还原论中的论证缺陷及修正
3.3.4 有镜厅还原论的启示
3.4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对比分析方法
3.4.1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分
3.4.2 巴尔斯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对比分析在意识研究中的运用
3.4.3 巴尔斯对比分析方法对于心身问题研究的启示
3.5 意识的语境分析方法
3.5.1 科学哲学中的语境论
3.5.2 语境分析在意识研究中的运用
3.5.3 语境分析对于意识研究的意义
第四章 意识的认知构架
4.1 认知主义的认知构架
4.1.1 认知主义的基本认知构架
4.1.2 认知主义认知构架对意识的解释
4.2 联结主义的认知构架
4.2.1 联结主义的基本认知构架
4.2.2 联结主义认知构架对意识的分析
4.3 语境作为认知构架及其意义
4.3.1 意识认知构架中的“语境”
4.3.2 语境构架的认知规则
4.3.3 语境构架的认知作用
4.3.4 语境认知构架的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7267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016.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意识的结构本体论
1.1 关于意识本质的主要观点
1.1.1 二元的心身交互理论
1.1.2 一元的心灵解构理论
1.2 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意识理论
1.2.1 塞尔对意识的界定
1.2.2 塞尔对传统范畴的批判
1.2.3 对塞尔意识理论的本体论分析
1.3 丹尼特的意识理论
1.3.1 丹尼特的意识研究方法及其意识理论
1.3.2 塞尔与丹尼特意识理论之争
1.3.3 丹尼特意识理论的本体论分析
1.4 数字本体论 vs.结构本体论
1.4.1 数字本体论
1.4.2 结构本体论
1.4.3 反对数字本体论的理由
1.4.4 支持结构本体论的理由
第二章 意识的语境认识论
2.1 意识的认知原理
2.1.1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本体预设
2.1.2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对具体意识现象的解释
2.1.3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哲学意义
2.2 意识的认知属性:感受质问题
2.2.1 哲学中的感受质
2.2.2 关于感受质的几个著名的思想实验
2.2.3 贝内特与哈克对感受质的质疑
2.3 意识的同一性问题:是否存在意识的认知主体?
2.3.1 关于自我的理论
2.3.2 意识的整体性问题
2.4 意识的认知功能
2.4.1 意识是否具有功能性?
2.4.2 意识的社会功能
2.4.3 意识的生物功能
第三章 意识研究的方法论
3.1 第三人称方法vs.第一人称方法
3.1.1 第三人称方法
3.1.2 第一人称方法
3.2 现象学方法
3.2.1 胡塞尔的无身认知方法
3.2.2 梅洛·庞蒂的具身认知方法
3.3 意识“有镜厅”隐喻还原方法
3.3.1 意识“有镜厅”隐喻的涵义
3.3.2 意识“有镜厅”隐喻还原论方法中的论证问题
3.3.3 意识“有镜厅”还原论中的论证缺陷及修正
3.3.4 有镜厅还原论的启示
3.4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对比分析方法
3.4.1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分
3.4.2 巴尔斯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对比分析在意识研究中的运用
3.4.3 巴尔斯对比分析方法对于心身问题研究的启示
3.5 意识的语境分析方法
3.5.1 科学哲学中的语境论
3.5.2 语境分析在意识研究中的运用
3.5.3 语境分析对于意识研究的意义
第四章 意识的认知构架
4.1 认知主义的认知构架
4.1.1 认知主义的基本认知构架
4.1.2 认知主义认知构架对意识的解释
4.2 联结主义的认知构架
4.2.1 联结主义的基本认知构架
4.2.2 联结主义认知构架对意识的分析
4.3 语境作为认知构架及其意义
4.3.1 意识认知构架中的“语境”
4.3.2 语境构架的认知规则
4.3.3 语境构架的认知作用
4.3.4 语境认知构架的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殷杰;语境分析方法的起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4期
2 汪云九;周昌乐;;研究意识问题的物理学途径[J];物理;2007年07期
本文编号:2837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3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