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程思维视域中的幸福观
发布时间:2020-10-15 06:31
人人皆渴望幸福,而在幸福的理解上却意见不一。如今,虽然人类心中曾经根深蒂固的“上帝幸福观”日渐式微,幸福概念不再具备某种隐含的强制力,但是其定义逐渐呈现出主观化和私人化的特点,以至于出现幸福概念的误用。例如,幸福被狭隘化为快乐,需求的满足或道德等词汇,从而搁置了幸福的真正指向——追求和创造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幸福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纵观整部哲学史,与其说我们是受到某些哲学理论的影响,莫不如说是受其理论背后的思维方式的启发,所以黑格尔才说哲学是特殊的思维方式。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任何关于幸福的定义都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就幸福而言,与其承认任何一个经典定义,不如接受一种看待幸福的立场或方法论——即思维方式。 本文以过程思维方式为理论视角来诠释幸福。过程思维方式突破了实体思维方式的樊篱,以全新的角度对实体思维方式为理论根基的抽象幸福观进行了解读和批判。过程是世界的普遍原则,幸福则是人生中不断的创造过程和体验过程,在创造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体验中获得心灵的愉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过程思维方式对幸福和人的本质的理解并未真正突破实体之维。本文通过过程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辩证结合形成了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并由此提倡一种新型的幸福观:幸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根植于现实生活世界,在实践活动中去开创属于“现实的人”的幸福之路。同时,马克思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关系问题,是获得幸福的必备条件。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821;B8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课题研究程序与方法
第2章 幸福与思维方式
2.1 概念澄清
2.1.1 幸福与需求满足的区别
2.1.2 幸福与快乐的区别
2.1.3 幸福与道德的区别
2.1.4 幸福公理
2.2 视角转换
2.2.1 思维方式
2.2.2 幸福与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过程思维方式下的幸福观转向
3.1 实体思维方式下幸福观的内在困境
3.1.1 实体思维方式下的存在观
3.1.2 实体思维方式下的“幸福失落”
3.2 过程思维视野下的幸福观
3.2.1 过程是世界的普遍原则
3.2.2 过程思维方式下的“幸福回归”
3.3 幸福观的当代转向
3.3.1 从抽象走向具体
3.3.2 从实体走向关系
3.3.3 从预设走向创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幸福观的实践根基与路径
4.1 幸福是人的实践过程
4.1.1 幸福从思辨之路走向实践之路
4.1.2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4.1.3 实践是幸福的基础
4.2 争取幸福的必由之路
4.2.1 幸福的本质在于创造
4.2.2 幸福依存于关系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1828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821;B8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课题研究程序与方法
第2章 幸福与思维方式
2.1 概念澄清
2.1.1 幸福与需求满足的区别
2.1.2 幸福与快乐的区别
2.1.3 幸福与道德的区别
2.1.4 幸福公理
2.2 视角转换
2.2.1 思维方式
2.2.2 幸福与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过程思维方式下的幸福观转向
3.1 实体思维方式下幸福观的内在困境
3.1.1 实体思维方式下的存在观
3.1.2 实体思维方式下的“幸福失落”
3.2 过程思维视野下的幸福观
3.2.1 过程是世界的普遍原则
3.2.2 过程思维方式下的“幸福回归”
3.3 幸福观的当代转向
3.3.1 从抽象走向具体
3.3.2 从实体走向关系
3.3.3 从预设走向创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幸福观的实践根基与路径
4.1 幸福是人的实践过程
4.1.1 幸福从思辨之路走向实践之路
4.1.2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4.1.3 实践是幸福的基础
4.2 争取幸福的必由之路
4.2.1 幸福的本质在于创造
4.2.2 幸福依存于关系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来;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J];长白学刊;2002年05期
2 贺来;现实生活世界──实践观点的哲学理论视界[J];长白学刊;1995年04期
3 杨富斌;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贺来;;哲学是人幸福生活的仆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5 闫顺利;范静;;从思辨过程思维方式到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的理解[J];理论学刊;2009年03期
6 闫顺利;;关于幸福的伦理省思[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王鲁宁;孟庆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幸福问题——关于幸福范畴的定义、结构及本质的哲学反思[J];理论界;2010年12期
8 赵甲明;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对幸福的哲学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年01期
10 王翠英;王刚;;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超越[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841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4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