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休谟因果关系之谜

发布时间:2020-10-22 19:21
   “因果关系”是贯穿于西方哲学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概念,也是至今西方哲学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位置。 与西方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不同的是,休谟表现了其独特的哲学倾向:休谟并没有建构自己关于世界的规律性图景,而是去理解、解释、和反思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休谟在把握、描述、解释与反思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时,没有以信仰的方式(或者称作独断的方式)宣称主观对客观的必然认识,而是对人类的理性能否确切的反应与切实的再现客观世界提出温和的质疑;他不是在试图对哲学中因果关系的问题作终局性的评述与解决,而是以这一问题为基础对传统的因果观念,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提出一系列的诘难。 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休谟在传承西方形而上学追求的基础上,终结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固有思维方式,为开启一个新的哲学时代奠定基础。所以休谟对哲学史的贡献我们甚至可以说主要不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建构上,而是在于对传统的解构,不是在于对问题的解决,而是在于提出新的问题,为哲学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虽然这一全新的方向最终由康德来完成,但是路标确是由休谟树立,虽然道路不是由休谟铺设,但是通往道路之门确是由休谟开启。 本文试图以对休谟因果关系理论的分析为主线,把休谟在科学层面、逻辑层面和本体论层面对人类理性提出的诘难加以分析梳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休谟哲学并不是简单的将经验论贯彻到底,而是以经验论的原则为基础,以因果关系问题为核心,探讨因果关系观念所可能具有的意义。进而对近代以来经验论与唯理论进行了双向的驳斥与双向的超越。休谟将传统经验论原则贯彻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经验论的超越,也否定了因果观念产生时先在性的先天观念。而将其产生的根源归结为人类不能再分析的先天本能——习惯联想。这是人心以其先天本能为基础的一种把握对象的先天规律——想象。这里人的感觉经验不再是空无所有的白板而是汇入人以想象为基础的主体能动性。虽然休谟对这种能动性做了非理性的理解,但却为后世哲学对此作出理性的规定指明了方向。 休谟在每个层面提出的诘难,都是留给后世西方哲学的谜题,这些谜题有些甚至直到今天仍没有说服力的答案,但是他们却使哲人们重新认识客观见之于主观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休谟在终结传统形而上学的同时,为形而上学奠定了新的的基础。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B561.29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常识与科学之谜
    (一) 因果观念的来源
    (二) 或然性的知识
    (三) 规律的主观抑或客观
二、逻辑之谜
    (一) 因果观念的经验论检验——对演绎逻辑的诘难
    (二) 感觉经验的极限——对归纳逻辑的问难
    (三) 诘难之意义
三、神学之谜
    (一) 上帝观念的存疑
    (二) 作为经验性事实的宇宙秩序
    (三) 经验推理的形而上学基础何在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桂芳;;休谟因果观浅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4期

2 阎平;从休谟对因果关系的分析看其对科学基础的批判精神[J];人文杂志;1999年05期

3 蔡军田;评休谟的因果观[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汪俊昌;论休谟哲学的真精神[J];浙江学刊;1997年02期

5 方政,杨正群,刘英;休谟因果联系的人性论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张明德,陈文江;休谟归纳问题:一个新模态逻辑语义解[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薛孝斌;试论因果:还是从休谟说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许艾琼;休谟的因果论释评纲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9 李蜀人;走向心理意识的哲学——重论休谟的观念理论及其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10 王锡伟;休谟与皮亚杰的因果观[J];学海;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裘江南;汉语文本中突发事件因果关系抽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周保巍;走向“文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水霞;Granger因果关系的理论及其在系统生物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金明;不真正不作为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靳继东;在权利与功利之间[D];吉林大学;2005年

6 干红华;基于事件的因果关系可计算化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鲁志国;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钦;休谟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大伟;美国侵权法市场份额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杨;对休谟因果关系非必然性论证的语言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2 高鹏;休谟因果关系之谜[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安寿志;海上侵权责任因果关系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刘尊思;国际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马君;过失侵权下的纯粹经济损失因果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喻毅;湖南省电力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涂咏松;论恶意诉讼侵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韩亦佳;蕴涵与因果推理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9 薛丽娟;共同侵权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蔡强义;玩忽职守罪因果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2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2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