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因以通君子之道——王夫之的庄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23:41
   生活于道学传统中的王夫之有志于“作圣希天”,而研究和注解《庄子》一书对于这一目的的达成是必要的。同时,由其严谨的儒家立场所决定,他采用了“致曲于全”的方法,即一方面维持庄周学说本来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消解其对于“大道”的遮蔽。 王夫之认为浑天说是庄子立论的根据所在,并从此出发对庄周学说进行了从新建构。所谓浑天说,即是指空间上充塞无间的浑然一气在时间上绵延不息的做着环形运动,而万有的生成与消亡无非是浑然一气的凝滞和解散,因此可以用“合而为一大之体,散而为万物之章”来界定它。在浑然一气凝滞为人形之后,其“合而为一大之体”的一面作为“神”发挥其功用,使属己的清醇之气能够“等生死于同状,涵万物于一府”。但是,属己的清醇之气往往凭借外在的机缘而力求栖止并发生改变,因此学者有必要以自身的修养来恢复清醇之气,进而彰显“神”的功用以实现自身的超越。由于在人的有限和天的无限之间存在着差别,因此“神”落实为人意识中的本体观念之后不应当是一个僵化的存在,相反应当将万有理解为本体之平等的功用和表现并动态的加以因任、随顺,客体真实的存在自可由此完成,而主体内心的宁静亦可由此而得以达致和保持。道家的超越之路最终达成“逍遥”的境界,即一方面不苛求于当下的存在;另一方面又不为当下的存在所拘执,不断的实现着自身的无限和恒常。对于浑天来说,这种超越的价值在于以恢复和保持属己的清醇之气来有功于浑天的流通与和谐。 王夫之认为,只要指出庄周学说的缺点所在,就可回复到儒家的“君子之道”。而庄周学说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未能审慎的分析浑天运行的精粹原理并以此来界定“神”的具体内容;(二)、未能认识到“天亲一致”的原则并进而说明父母对于学者之超越过程的价值所在;(三)、在超越过程中,将“天能”与“人能”相混淆,因而未能像儒家那样详尽的分析人现实的存在状态,并提出以“正心立志”、“见几”、“精义”为内容的为学之路。可以说,君子之道的特点在于以不懈的“上学下达”的努力来真实的效法浑天、拥有“阴阳皆备之大全”。这一过程将“浑天”运行的精粹原理贯通于学者自身的行为与外在的事物之中,对于学者而言,其价值在于“成身、成性、成物”;对于浑天而言,其价值在于“与天地相参”,有功于浑天的流通与和谐。较道家的超越之路而言,儒家的“君子之道”更为确实。 纵观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史,儒道会通是其中的一条关键的隐线,而宋明道学则是则是这一过程所达致的杰出成果。道学在创立之初无疑汲取了庄周学说的营养,因此有必要对之加以详尽的分析。唯有如此,才能使之对儒家学者的个人实现有所助益,而不是多方搅扰。王夫之注《庄》、通《庄》,其意义和价值盖在于斯。
【学位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B249.2
【文章目录】:
声明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船山对庄周学说的重构
    (一) 浑天之旨
    (二) 凝神之道
    (三) 随成之方
    (四) 能移而相天
三、王夫之对庄周学说的“致曲于全”
    (一) 纯粹以精之理,立人道之极
    (二) 近思人所自生
    (三)不鲁莽以师天(知行)
    (四) 君子之道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毅;;王夫之的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熊浚;;王夫之《薑斋诗话》中的情景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徐美洁;;王夫之及俞樾“邹元标论”之异同浅析[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3期

4 蒋寅;;王夫之对诗歌本质特征的独特诠释[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5 陈力祥;;“和”为性情之德何以可能——王船山关于“和”为性情之德的形上学批判[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段志强;;孔庙与宪政:政治视野中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从祀孔庙事件[J];近代史研究;2011年04期

7 肖建原;;王夫之与庄子“逍遥”思想研究[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8 邓然;尹启华;;王夫之伦理思想之逻辑起点与内容核心[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9 谢芳;;试论王夫之“均天下”之理念诉求[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10 苏娜;;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造物思想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屹;王夫之人性生成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钟武;王夫之诗学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章启辉;王夫之的《四书》研究及其早期启蒙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袁愈宗;《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肖建原;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戴建平;魏晋自然观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7 米文科;王船山《张子正蒙注》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婧;中国古代科技与人文结合的典范:当代美学视野中的张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华忠;清代《论语》简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奇;因以通君子之道——王夫之的庄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孟勇;试析王夫之“理势合一”的历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卞寅;王夫之经济法律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元;王夫之诗歌创作论主客体辩证[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5 庞飞;王夫之“兴”的美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朱玉红;王夫之的义利观[D];延边大学;2001年

7 裴鼎鼎;王夫之意象理论探微[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永莲;王夫之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9 陈勇;《唐诗评选》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覃玉兰;王夫之情景理论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856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6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