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更新与科学发展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0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观念更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 观念更新的基本内涵
1.1.1 观念更新是认识的深化
1.1.2 观念更新是主客观的重新统一
1.1.3 观念更新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
1.2 观念更新的一般规律
1.2.1 观念更新是观察的客观性和科学理论指导相统一的过程
1.2.2 观念更新是我向思维和他向思维相统一的过程
1.2.3 观念更新的时空特征
1.3 观念更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3.1 观念更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3.2 观念更新是人类文化创新的基本动力和主要内容
1.3.3 观念更新是维护社会稳定与良性发展的可靠途径
1.3.4 历史的经验
第二章 影响科学发展的落后观念及其成因
2.1 科学发展的内涵及其目标
2.1.1 科学发展的内涵
2.1.2 科学发展的目标
2.1.3 科学发展要求观念更新
2.2 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观念
2.2.1 市场文化观念淡漠
2.2.2 官本位观念浓厚
2.2.3 民主、法制观念不强
2.2.4 政府职能观念落后
2.2.5 畸形的消费观念
2.3 落后观念形成的原因
2.3.1 自然根源
2.3.2 历史根源
2.3.3 经济根源
2.3.4 文化根源
2.3.5 体制根源
第3章 用观念更新推动科学发展
3.1 以经济新观念促进经济发展
3.1.1 效率与公平观
3.1.2 市场经济观
3.1.3 知识经济观
3.1.4 低碳经济观
3.2 以政治新观念引领社会发展
3.2.1 民主法制观
3.2.2 自由观
3.2.3 人权观
3.3 以文化新观念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3.3.1 科学文化观
3.3.2 科学人才观
3.3.3 教育观
3.4 以社会新观念促进社会和谐
3.4.1 和谐观
3.5 以生态新观念指引生态文明
3.5.1 生态文明观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涂正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图书馆意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肖利,张晓芬;面向21世纪建立新型的高校师生关系[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涂正清;高校教育创新与图书馆[J];现代情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856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