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张载仁学基础及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11:52
   本文以《张载仁学基础及思想研究》为题目。张载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宋代理学在中国儒学史上亦占据重要地位。儒学也叫人学或仁学,是重点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学说。在儒学思想史上,张载因两点为众人熟知,其一是他的气本论思想;其二便是被冯友兰命名为“横渠四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横渠四句”的前两句代表了儒家学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天人合一,第三句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张载生活的时代佛道大行其道,儒学失去先秦之辉煌,张载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其思想遥接孔孟,将儒学重点由汉唐时期的宇宙论转移到心性论,并建立起了完善的气本论思想体系,实现了“性与天道相贯通”的思想格局,有力地抗衡了佛老对儒家的冲击。本文拟从张载仁学思想出发,重新认识张载天人关系结构。基于儒学一脉的思想特点——承上启下,笔者将张载仁学放置到整个儒学发展史之中,突出其思想的历史继承性和张载个人独特的创新发展。同时,基于张载本人完整的天人关系结构,将仁与张载的天道观与心性论相联系,从新的角度重新理解张载思想的仁论体系。为了体现儒学思想的一脉相承,同时想要说明张载思想确是儒家正统,本文将对张载仁学体系中涉及的气、心、性、仁等核心概念分别做一从先秦到宋代的思想脉络梳理,并将孔子仁学体系与孟子体系做一重点陈述,方便与张载思想体系进行对比参照。孔子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其思想对后世儒学影响深远,但他的思想由于是儒学发展的源头,所以很多观点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某些层面也没有形成具有理论抽象性的结构体系。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对孔子仁学体系的论述,分别是“立仁之缘由”、“心仁关系”与“仁礼关系”,并凭此三个方面,将孔子的仁学结构呈现出来。孔子以后儒家一分为八,其中以孟子一脉影响最大。孟子最大的贡献是引心入仁,找到了仁学的思想基础,明确了性善论,提供了修养心的方法,建立了完善的心性论系统。孟子也是对宋明理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基于此,在本文的《孟子仁学结构》章,笔者将仁直接与孟子心性论相结合,从孟子心气关系的角度诠释孟子之仁。至于孟子与张载之间还出现过的汉代儒学的代表董仲舒、魏晋玄学代表王弼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等思想家,虽然他们的思想或属于中国儒学思想的一部分,或对中国儒家本体论思想有深刻影响,但限于论说重心的原因,本文只从与本文相关的角度从他们思想中某一概念出发简单提及他们的思想内容,不再单列成章。作为论说重点的张载思想部分,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出发,全面地展示张载的思想系统,它们分别是“气论”、“性论”、“心论”和“仁论”,这是按照张载思想内部的逻辑关联对气、心、性、仁四个范畴进行排序。依此四方面的论说,张载的天人相合的思想体系就搭建完毕,也实现了本文最初的写作目的:从仁学角度理清和重新认识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系统。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244.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溯源
    1.2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孔子仁学体系
    2.1 立仁缘由
        2.1.1 礼的社会作用
        2.1.2 礼遭遇的困境与孔子的解决之道
        2.1.3 实现天人合一的路径
    2.2 仁的基本释义
        2.2.1 仁在孔子以前的发展
        2.2.2 孔子关于仁心关系的思想
    2.3 孔子关于仁礼关系的思想
第三章 孟子仁学体系
    3.1 孟子以前及孟子时期气理论的发展概况
    3.2 在心气关系下看孟子之仁
        3.2.1 孟子关于心的思想
        3.2.2 孟子关于心气关系的思想
    3.3 浩然之气
        3.3.1 不动心
        3.3.2 浩然之气
第四章 张载的气论
    4.1 儒家气论在张载以前的发展
    4.2 气论在道释两家思想中的发展及其对儒家的影响
        4.2.1 道教气论的发展及其对儒家的影响
        4.2.2 佛教对儒道气论思想的批判及其对儒家元气论的推动
    4.3 张载的气论
        4.3.1 张载的气本论思想
        4.3.2 太虚与气的关系
第五章 张载的性论
    5.1 性论的发展脉络
        5.1.1 性的起源
        5.1.2 性同一说的发展
        5.1.3 性品级说的发展
        5.1.4 性同一说与性品级说的统一
    5.2 张载的性论
        5.2.1 张载释性
        5.2.2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5.2.3 反之路径
第六章 张载的心论
    6.1 张载以前心论的发展及张载对前人的继承
        6.1.1 儒家心论的发展脉络
        6.1.2 张载对孟子心论的继承与发展
    6.2 张载论心
        6.2.1 心的内涵
        6.2.2 心的修养功夫
    6.3 张载关于虚心的思想
第七章 张载的仁论
    7.1 仁在张载以前的发展
    7.2 张载释仁
        7.2.1 张载仁论的三个层面
        7.2.2 仁义关系
    7.3 仁的本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晓璐;王罗春;徐群杰;李巧霞;;关于提高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30期

2 秦荣环;张希侠;曹健;;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年23期

3 李润洲;;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论证意识——一种教育学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年03期

4 赵静;廖萍;;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5 王世崇;;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探析——基于文献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7年04期

6 王建柱;;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04期

7 张丁杰;徐飞;;近10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发展态势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03期

8 梁小雁;;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研究——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9 秦艳;;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翻译中的问题与应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10 刘能现;姜云飞;;聚类算法在研究生论文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波;高管影响力、贫困经历与企业社会责任[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2 陶鹏;高效磷光铱(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激发态调控及光电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3 刘培顺;判决PN机理论及其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Muhammad Khurram Khan;[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李芳芳;结果、过程与评估视角下的消费者后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BAKHODIROV BEKZOD;基于创新扩散机制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刘惠;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宏辉;钢筋混凝土立交桥战时受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马斌;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刘裕;高校教育服务公平评价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论我国产业政策视角下反垄断法的完善[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2 柳莎;明朝小品文序、跋、引和题词(20篇)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3 魏向南;目的论指导下《人类殉难记》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4 赵芷艺;2016年绵阳足球教练培训班口译实践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5 罗鹏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式主义的产生和防范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6 黎欢;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7 张海蓉;互联网捐赠众筹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8 陈昌浩;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情感分类方法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9 杨旭;多元共治背景下“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8年

10 周超群;长春市社会组织评估的元评估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8年



本文编号:2860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60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